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罂缶的意思、木罂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罂缶的解释

见“ 木罌缻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罂缶"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复合词,特指一种用木材制成的、形似罂或缶的容器,主要用于军事渡河或盛装物品。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阐释:

  1. 字义解析与基本定义

    • 木:指制作材料为木材。
    • 罂 (yīng):本义指大腹小口的盛酒器或汲水器,类似大腹小口的瓶子或坛子。
    • 缶 (fǒu):本义指一种大腹小口的瓦器,用于盛酒浆或汲水,也用作乐器。
    • 复合义:"木罂缶"即指用木头仿照罂或缶的形状制作而成的容器。其核心特征是大腹小口,利于漂浮和承载。
  2. 历史背景与军事用途(核心含义) "木罂缶"最著名的记载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与汉初名将韩信有关。公元前204年,韩信率军攻打魏王豹,需要渡过黄河。面对魏军严密的防守,韩信采用疑兵之计,佯装于临晋渡口集结船只准备强渡,实则暗中派兵至夏阳(今陕西韩城),利用"木罂缶"作为简易渡河工具:

    • 制作方法:将数十或上百个"木罂缶"(木制的罂形或缶形容器)捆绑连接在一起。
    • 功能:这种捆绑组合形成了一种简易的木筏或浮排。"木罂缶"本身中空且密封(或尽可能减少进水),具有浮力,多个组合后可以承载士兵渡河。
    • 战术意义:韩信以此法成功偷渡黄河,出其不意地袭击魏军后方安邑,最终俘虏魏王豹,平定魏地。因此,"木罂缶"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特指韩信发明的这种用于辅助军队渡河的简易浮具。
  3. 引申与文化意义

    • 作为渡河工具,"木罂缶"体现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与变通能力,利用简易材料解决复杂问题。
    • 其故事成为"出奇制胜"、"避实击虚"等军事策略的经典案例,常被后世引用。

引用参考:

"木罂缶"本义指木制的大腹小口容器。在汉语词典中,其最核心、最著名的含义源于《史记》记载,特指韩信在攻打魏王豹时发明的、用于辅助军队渡河的简易浮具(由多个木制罂缶捆绑而成)。这个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古代军事智慧的象征。

网络扩展解释

“木罂缶”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背景和不同语境:

一、本义:古代渡河工具

木罂缶最初指一种用木架夹缚陶制容器(罂、缶)制成的浮渡工具,常用于军事行动。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曾用此工具渡河突袭敌军。其制作方法为将多个罂缶(陶罐)用木框架固定,形成简易浮筏,可承载士兵渡河。

二、成语引申义

不同文献对“木罂缶”的比喻义存在差异,主要有两种解释:

  1. 表面平凡,内在不凡
    部分资料将其引申为成语,形容人或事物看似普通,实则蕴含非凡价值。
  2. 心胸狭窄,固执己见
    另一说法源自战国时期公孙丑的典故,因其坚持使用狭小的木罂缻盛酒,被用来比喻不愿接纳他人意见的狭隘心态。

三、其他说明

建议进一步查阅权威古籍(如《史记》《汉书》)或专业辞书,以厘清不同语境下的具体用法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巴基斯坦冰沍兵首屏息宾燕不犹才隽材女乐财柱车梁木陈师重规迭矩当垆掇送锋鍉分片服污敢士高慢垢氛呵嗔勦合济活赆琛醵款局奁困斗老虔婆了如观火漏言律法马鼈麻力某甲耦象鹏抟鹍运魄散魂飞破玉破晕溥畅岂钜七录绕殿雷阮宗沈雨石龙瘦长手到拈来水鱼遂惔碳化物塌翼腾茂铁车渟洄彖系忒修斯娴雅骁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