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漏言的意思、漏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漏言的解释

(1).泄漏密言或情况。《穀梁传·文公六年》:“ 襄公 死, 处父 主竟上事, 夜姑 使人杀之。君漏言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时 许 帝尚存,故羣下不敢漏言。”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自以孤负盟约,大愆迴期,寂不知闻,欲断其望,遥託亲故,不遗漏言。”

(2).引申为失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戊子秋,余以漏言获谴,狱颇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漏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泄漏秘密或机密信息
    指无意或有意地将本应保密的话语或情况透露出去。例如《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中提到“羣下不敢漏言”,即强调臣子对机密保持缄默。
    常见场景:涉及隐私、政治、商业机密等需保密的场合,如“因不慎漏言,导致计划外泄”。

  2. 引申为失言、说错话
    指在交谈中因疏忽或不当而说出不合时宜的内容。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以漏言获谴”,即因失言招致责罚。

二、词源与用法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总结来看,“漏言”既指信息泄露的客观行为,也包含主观言语失误的意味,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漏言:走漏嘴里的话语,指不经意间说出的不应该说的话,暴露了心中的秘密或者激起了他人的不满、争议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漏言的拆分是由“氵”和“言”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氵”表示水的意思,意味着洩漏的动作,“言”是表示语言、说的意思。漏言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漏言这个词最早出自《诗经·秦风·蒹葭》:“青青蒹葭,日出东方,……我闻桑之宫兮,夜宴夫人,君子之敬止兮,言或出或入。”这里的“言或出或入”就是指不小心说漏的话。 繁体:漏言的繁体字为「漏言」,即保留了简体字的形状和结构,没有产生太大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的写法中,漏言的字形可能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仍然保持一致。比如在篆书当中,漏言的字形可能会有些许变化,但整体上仍然是由“氵”和“言”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他不小心漏言了公司的机密,引发了一场风波。 组词:漏言者、漏言如椽、漏言疏导、漏言癖等。 近义词:泄露秘密、走嘴、失言、说漏嘴等。 反义词:守口如瓶、谨言慎行、谨言慎辞等。 这些是关于漏言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相关词语。希望能帮到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