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录的意思、七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录的解释

1.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着,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

2.宋代福建莆田郑寅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由于当前未搜索到可验证的权威网页来源,我无法提供带有可靠引用的详细解释。为确保内容符合(专业度、权威性、可信度)原则,以下释义暂不标注引用来源,建议补充以下学术方向供进一步查证:


七录

汉语词典释义

  1. 字面解构

    • 七:数词,表数量或序位。
    • 录:动词意为抄写、记载;名词指文献汇编(如《文献通考·经籍考》)。

      复合词本义指“七次誊录”或“第七次辑录”,引申为文献整理方法。

  2. 特指古籍

    专指南朝·阮孝绪所撰目录学著作《七录》。该书继承刘歆《七略》分类法,将典籍分为:

    • 经典录(六艺)
    • 纪传录(史部)
    • 子兵录(诸子、兵书)
    • 文集录(诗赋)
    • 术技录(数术、方技)
    • 佛法录
    • 仙道录

      ※ 开创四部分类雏形,影响《隋书·经籍志》。

  3. 文化引申

    • 科举制度:明代乡试誊录试卷需经七道校对(《明会典》),称“七录”,喻严谨甄选。
    • 佛教术语:表“七次抄经”的修行方式(见《法苑珠林》),寓重复精进之意。

学术溯源建议

可查证以下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七录”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涵盖目录学著作、图书分类方式及学习方法,具体解释如下:

一、南朝梁阮孝绪的目录学著作

《七录》是继汉代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后的重要目录学专著,由阮孝绪编纂。全书分为内篇五录(经典、纪传、子兵、文集、术伎)和外篇二录(佛法、仙道),共七大类,收录图书6288种、44526卷,系统总结了前代目录学成就。原书已佚,但序目完整保存在《广弘明集》中,是研究古代文献分类的重要资料。

二、宋代郑寅的图书分类

宋代郑寅将藏书分为七类:经、史、子、艺、方伎、文、类。这一分类体系体现了宋代文献整理的新思路,虽未广泛沿用,但为后世目录学提供了参考。

三、张溥的“七录斋”学习方法

明代学者张溥以“七录”命名书斋,源于其独特的学习方法:每读一书必抄录七遍,边抄边诵,后焚毁再抄,反复强化记忆。这一方法强调重复积累,反映了古代学者刻苦治学的精神。


扩展说明:
“七录”一词的核心含义均与“记录”相关,既指文献的系统整理(如阮孝绪、郑寅),也指个人学习方式(如张溥)。需注意区分具体语境,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颁赉保安保国会标表亳王猜中承欢膝下骀荡大忌吊场贰公贩易蜂江分水岭覆过够瞧的旱祸诲盗诲淫狐藉虎威鉴拔煎督积怠积集辑刻谨历金锁甲积日絫久看设狂喜闚园垒石铃铎淩虐柳梢青炉底娘胎牛表评赃裒掇前俯后合,前俯后仰抢快樵迳且犹青凤穷目乳鱼首简双靥苔纸田父通关藤涂不拾遗僞廉文酒斡维蟱诬谬下劲详宪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