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公金母的意思、木公金母的详细解释
木公金母的解释
即仙人 东王公 和 西王母 。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宋 张元干 《瑞鹤仙·寿》词:“对 木公 金母 ,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 清 赵翼 《寿全惕庄鹾使六十》诗:“共喜 木公 、 金母 宴,正当浴佛饭僧时。”参见“ 木公 ”、“ 金母 ”。
词语分解
- 木公的解释 .仙人名。又名 东王公 或 东王父 。常与 西王母 即 金母 并称。《太平广记》卷一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木公》:“昔 汉 初,小儿於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 金母 ,拜 木公 。’时人
- 金母的解释 .古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俗称 西王母 。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昔 汉 初,有四五小儿路上画地戏。一儿歌曰:‘著青帬,入天门,揖 金母 ,拜 木公 。’……所谓 金母 者, 西王母
专业解析
"木公金母"是汉语中承载道教文化内涵的复合式神话称谓,其释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词源解析
"木公"指东方木德之君东王公,典出《太平御览》卷六六八引《真诰》"木公主阳和之气,治于东方",其形象源于古代对太阳神与生命之源的崇拜;"金母"即西方金德之神西王母,《山海经》载其"司天之厉及五残",后演化为道教女仙之首。二者合称始见于唐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构成阴阳互补的宇宙观象征。
二、文化内涵
- 方位象征:木对应东方甲乙木,金对应西方庚辛金,体现五行学说方位配属。《云笈七签》卷十八载"东华木公,西灵金母",暗合"东木西金"的五行方位体系。
- 阴阳哲学:东王公象征阳和之气,西王母代表太阴之精,《墉城集仙录》称二者"共理二气,育养天地",构成道教阴阳平衡的核心思想。
- 长生意象:西王母掌不死药见《淮南子》,东王公执扶桑神树载于《神异经》,共同构成古代求仙文化的符号系统。
三、历史演变
汉代纬书中二者尚为独立神祇,魏晋时期随着上清派经典体系化,逐渐形成配偶神定位。宋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最终确立其"众仙之首"地位,明代《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使其形象世俗化,完成从自然神到人格神的转变。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道教大辞典》、中华书局《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道藏提要》)
网络扩展解释
“木公金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祝寿场合,其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基本释义
- 拼音:mù gōng jīn mǔ
- 释义:指道教神话中的两位仙人“东王公”(木公)和“西王母”(金母),后多用于比喻庆寿的主人夫妇,表达对长寿和福泽的祝福。
2. 出处与文献引用
- 起源:最早见于唐代杜光庭《仙传拾遗》,记载汉代童谣“揖金母,拜木公”,暗指两位仙人。
- 后世引用:
- 宋代张元干《瑞鹤仙·寿》词中写道:“对木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
- 清代赵翼《寿全惕庄鹾使六十》诗云:“共喜木公金母宴,正当浴佛饭僧时。”
3. 用法与场景
- 祝寿比喻:专用于庆贺寿辰,尤其适合形容夫妇共同庆寿的场景。
- 文学修辞:常见于诗词、楹联等文体,如“碧藕蟠桃,木公金母降云车”(《楹联丛话全编》)。
4. 相关延伸
- 文化象征:
- “木公”象征东方、阳刚(东王公掌管男仙);
- “金母”象征西方、阴柔(西王母掌管女仙及长生)。
- 近义表达:同类祝寿词还有“寿比南山”“松鹤延年”等,但“木公金母”更强调夫妇同庆的意境。
如需更深入的文献考证,可参考《仙传拾遗》《瑞鹤仙·寿》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半桌绷弓子不识相不餍彩楼长眠长征鄽居超额惩诫冲管楚檮出炉银粹折盗怨主人都卢反驳发现風帆风烟宫衣诡亿古生物学顾循诲谟胡拉混扯兼听介石羁梏晋升谨政君子之交淡如水来浪炼风撂手聆教六眸民宅牡橭屏阈遣归前绥栖毫龟兹板啓顔碁阵砂袋山水沈悼折准势利眼衰痿水居忘形之契万签插架武殿试无家宵寐写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