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牡橭的意思、牡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牡橭的解释

榆木名。也称无姑。《周礼·秋官·壶涿氏》:“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橭,读为‘枯’;枯,榆木名。” 清 钱大昕 《答问》:“牡橭即无姑,牡、无声相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牡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牡橭(拼音:mǔ gū)指一种榆木的别称,也称为“无姑”。该词源自《周礼·秋官·壶涿氏》,其中记载:“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古代学者郑玄在注解中进一步说明:“橭,读为‘枯’;枯,榆木名。”

二、词源考据

  1. 音义关联:“牡”与“无”在古音中可能因声近而通假,清代学者钱大昕在《答问》中提到“牡橭即无姑”。
  2. 用途:古代用于祭祀或巫术仪式,如《周礼》中描述的驱邪场景,将牡橭木与象牙串联后沉入水中以“杀神”。

三、其他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植物名或《周礼》中的礼制细节,可参考《周礼注疏》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牡橭》的意思

《牡橭》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牡(mǔ)指的是雄性动物,如公牛;橭(gū)指的是一种树木,又称楸树。因此,《牡橭》这个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公牛树”,即楸树这种植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牡橭》这个词的部首拆分和笔画如下:

来源和繁体

《牡橭》这个词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该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牡橭」,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一些差异。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古代汉字《牡橭》的写法如下:

牡:牜+午,表示公牛。

橭:木+固,表示楸树。

可以看出,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的写法在形状和组合上有所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牡橭》的例句:

1. 这片山林里长满了牡橭。

2. 他走进牡橭树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

3. 庭院中的橭树开满了花,显得非常美丽。

组词

以下是一些与《牡橭》相关的组词:

1. 乔木:高大的树木。

2. 林木:森林中的树木。

3. 雄牛:成年公牛。

近义词和反义词

以下是一些《牡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楸树、固木。

反义词:牝橭(zhū),指的是母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