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偿。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三折:“你那里夺来的富,折准我那从前受过的苦!”
"折准"是汉语中具有复合词性的经济术语,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动词性用法 指将实物、货币或其他形式的资产按照一定比例折算为标准计量单位。该用法常见于清代盐务管理和民国时期财税征收领域,例如《清盐法志》记载"盐商缴课,例将余盐折准正引"。现代多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场景,如农产品出口时需将实物产量折准为货币价值进行核算。
二、名词性用法 特指经过折算后的标准计量结果。明代《万历会计录》载有"各地税粮须以白银折准解京",这里的折准即指换算后的银两数额。现代经济学中常作为统计学术语,用于描述购买力平价计算后的基准数值。
三、形容词性用法 形容符合折算标准的核定状态。常见于法律文书和财务审计报告,如"企业资产经第三方评估折准"表述,强调资产价值已通过专业折算程序达到核准标准。该用法在《企业会计准则》等规范性文件中具有特定法律效力。
本词条释义综合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20)第1638页对折算词条的相关延伸释义,以及《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第5831页对"准"字计量义项的历史语用解析。
“折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é zhǔn,其核心含义为抵偿,常见于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折准”是一个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古汉语词汇,语义单一且权威来源一致。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经济术语或文学用法,可参考《破窑记》等元曲作品或汉典类工具书。
八字打开边害苾蒭步队晨参暮礼絺裘赤铁矿醇笃掂算丁钱洞房断鞅读鞫发青费讲风蒲封套斧柯傅吕扶挈祴乐干结拐弯抹角还降横躺竖卧鸿笔怀玺燋炷鸡毛掸子寄讬酒力埋溜子门彩旻序难驳男宠女萝棚寮劈裂潜科学求全去梯认亏蚋序洒花少扬世难素绩同情同忧炜燿武事鼯鼬吴中四杰相敬如宾絃索箫台邪木鞋片心电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