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长征的意思、长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长征的解释

(1) [expedition]∶旅行;远行

秦时明月 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 王昌龄《出塞》

(2) [Long March of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in 1934-35]∶长途出征,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详细解释

(1).远地征戍、征伐。 唐 李颀 《古意》诗:“男儿事长征,少小 幽 燕 客。”《敦煌曲子词·凤归云徧之四》:“娉得良人为国远长征。争名定难,未有归程。” 清 李渔 《比目鱼·谲计》:“奇谋画定始长征,不比前番学弄兵。”

(2).长途远行。 元 耶律铸 《磨剑行》:“故国江山梦里行,不期今日果长征。”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诗:“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时局纵谈罢,举酒祝长征。”

(3).特指 中国 工农红军1934-1936年由 江西 陆续转移到 陕北 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毛6*6*《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郭沫若 《念奴娇·怀念周总理》词:“五十餘年如一日,不断长征跃进。”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长征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长征”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语本义

  1. 广义解释
    指长途行军、远行或远征。例如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中“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里的“长征”即表示将士远途出征。

  2. 狭义特指
    特指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中国共产党为摆脱国民党围剿、北上抗日而进行的伟大征程。


二、历史事件解析(红军长征)

  1. 背景与起因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从江西苏区战略转移,目标是建立陕甘根据地并北上抗日。

  2. 关键历程

    • 时间跨度: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 重要节点:血战湘江(红军从8.6万锐减至3万)、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
    • 途经省份:跨越14省,包括江西、贵州、四川、甘肃等。
  3. 历史意义

    • 战略成功:保存革命力量,为抗日奠定基础。
    • 精神象征:被毛泽东称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体现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三、延伸含义

现代语境中,“长征”常被用来比喻长期、艰苦的奋斗过程,例如“科技长征”“人生长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细节,可参考权威历史资料或搜索来源中的百科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长征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长征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

长征,意为长途征程,是指在战争、迁徙或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长期行军。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长”,右边的部首是“辶”,共有12画。

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

长征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初用来形容军队在战争中长距离行军。在繁体字中,长征的写法和简化字一样。在古时候,汉字写法稍有不同,但整体形状和意义基本保持一致。

例句

1. 我们要勇敢地踏上长征的征程。

2. 长征时期,***************领导人带领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长征纪念碑、长征路、长征精神

近义词:远征、征途

反义词:短途、原地不动

别人正在浏览...

阿对安安合适保据不明真相豺虎窟持载椎鲁敦朴刍牧醇醲凼子大杖登科甲点击典馈封地風蒲分水公粥瓜时郭碑懽心护甲惛怓金墟福地咎祟蠲烝决汩居移气,养移体剧州科任空籍吏曹乱徒逻辑错误盲风晦雨牌位槃护剽袭乾暵千秋岁引七百棋画清行契需歧杂戎虏绅衿身重时无再来霜俭私密谈论风生停职晚市稳産无损于香堂校竞下乔入幽西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