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sh one's hands of the matter; throw up (one's job)] 作罢;丢开不管
撂手甩袖
“撂手”是一个汉语动词,读作liào shǒu,其核心含义为停止继续做某事、放手不管。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主动放弃或中断正在进行的事情,带有“不再参与、置之不理”的意味。例如:“他已撂手不管这个项目了。”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口语,常见于表达对责任、事务的放弃或推脱。如例句:“事情还没解决,哪能撂手就走?”
近义词与反义词
结构分析
由“撂”(意为放置、抛弃)和“手”(代指行动)组成,字面可理解为“将手头的事抛开”。
延伸用法
在方言或特定语境中,可引申为“撒手不管”的决绝态度,例如:“他撂手甩袖,转身离开。”
若需更多例句或相关词语扩展,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撂手是一个多音字词,可以作为动词和形容词使用。作为动词,指放开手,放手不管。作为形容词,指轻易放弃、不再坚持。
拆分部首和笔画:
《康熙字典》将撂归于手部首,包含了8个笔画。
来源:
撂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典籍《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
繁体:
撂手的繁体字是「撂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多样,有许多变体。撂手的古代写法往往稍有差异,但总体来说仍然是以「撂手」表示。
例句:
1. 他在打游戏时撂手不玩了。
2. 面对困难,她并没有撂手退缩。
组词:
撂包、撂倒、撂挑子、撂下
近义词:
放手、抛弃、放弃、丢弃
反义词:
坚持、坚守、不放弃、不放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