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夜晚的时间。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唐 薛逢 《追昔行》:“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
“暮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ù gēng,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夜晚的时间,其中“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更约2小时,共五更)。
时间指向
特指深夜时段,常见于古诗文。如唐代薛逢《追昔行》中“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用“暮更”比喻深夜时光飞逝。
构词解析
部分资料(如)将其误作成语,并关联《孟子》中勤学典故。但据权威文献考证,此说法缺乏直接出处,实际应为普通合成词。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时间流逝或深夜意境,如:“山寺钟鸣暮更迟,孤灯照影读残卷”。
暮更是一个表示傍晚或黄昏的词语,指的是太阳下山之后,天色逐渐暗下来的时段。
暮更的部首是日,部首笔画数为4。
《暮更》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暮”通“木”,指的是太阳落山后天色逐渐昏暗的时段,同时也可以引申为末尾或结束之意。而“更”指夜间守夜或候夜,因此“暮更”可以理解为太阳落山后的夜间时刻。
在繁体中,“暮更”这个词的书写方式与简体一致。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古人会使用不同的字体书写,而“暮更”这个词在古代字体中的写法可能稍有差异。
1. 夕阳西下,暮更时分,渐入夜幕。
2. 他总是喜欢在暮更时段散步,享受黄昏的宁静。
1. 暮色:傍晚的天色。
2. 暮年:晚年的时期。
3. 暮秋:深秋的季节。
傍晚、黄昏、日落
拂晓、早晨、黎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