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饽饽的意思、大饽饽的详细解释
大饽饽的解释
方言。一种面制点心。 老舍 《牛天赐传》十七:“自从你妈妈死的那年,我没吃过一块大饽饽!什么年月!”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饽饽的解释 〈方〉∶糕点或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玉米饽饽 〈方〉∶馒头详细解释方言。面饼、饺子、馒头之类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元旦》:“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
网络扩展解释
“大饽饽”是北方方言词汇,特指一种传统面食,尤其在山东胶东半岛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定义
指用面粉蒸制的大馒头或面点,通常呈圆形,口感松软,常用鸡蛋、糖和优质酵母制作。方言中“饽饽”泛指面食,“大”则强调其体积或分量,如“大枣饽饽”即加入红枣的馒头。
-
文化习俗
古时多用于祭祀,现烟台、威海等地仍保留春节用大饽饽祭祖的习俗,寓意家族兴旺。此外,其名称“枣饽饽”谐音“早发”,象征生活红火、事业顺利。
-
制作工艺
以精白面为主料,传统做法需发酵充分,讲究手工揉面塑形。最大者可一锅蒸一个,称为“巨无霸”,最小者如掌心大小,供孩童食用。衍生品类如“花饽饽”更发展为面塑艺术,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
-
文学与语言用例
该词曾出现在老舍《牛天赐传》中,体现其作为日常食物的代表性。方言使用中,人们常用“没吃过一块大饽饽”等表达感慨生活艰辛。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制作方法或地域差异,可参考胶东民俗文献或地方志。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饽饽一词的意思
《大饽饽》是一个口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食物很丰盛或者令人垂涎的样子。它的使用可以表达对美食的赞赏或者对食欲的激发。这个词在日常口语中是很常见的,尤其在描述美食或者享用美食时经常被使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大饽饽》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大饣口口”,它的拆分组成了3个部首。其中,“大”是指物体的大小,“饣”是食物的意思,“口”则代表嘴巴、吃的动作。“大饽饽”这个词的总共有10个笔画,每一个字都有“丨”、“一”、“丷”、“丶”的组合。
来源和繁体
《大饽饽》一词的来源比较难以考究,它是普通话中的俚语,流传已久。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等,都是使用简体字来书写这个词。由于繁简体字的差异,没有特定的繁体字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的汉字写法,如果将《大饽饽》一词用古汉字来书写,那么它的字形会有所变化。古汉字的字体和结构与现代汉字不同,因此《大饽饽》的古代写法可能会有所出入,无法确切确定。
例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大饽饽》的例句:
1. 这家餐馆的海鲜自助真是大饽饽,吃得我好满足啊!
2. 他做的蛋糕看起来太诱人了,真是个大饽饽。
3. 真希望能尝一尝看起来那么大饽饽的汉堡。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大饽饽》这个词作为一个口语词汇,并没有太多的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不过一些类似的形容词如丰盛、美味也可以用来形容食物。与之相反的词可能是寒酸或者一般,用来形容食物不够美味或者不够丰盛的情况。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