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磨穿铁砚的意思、磨穿铁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磨穿铁砚的解释

[grind through an inkstone—long years of study] 比喻读书用功,长期坚持不懈,也比喻立志不变

详细解释

磨穿了铁铸的砚台。《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 维翰 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后因以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亦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磨穿铁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铁制的砚台磨穿,比喻学习或治学极为刻苦、持之以恒。该成语出自《新五代史·桑维翰传》,记载五代时期文人桑维翰因相貌不佳被主考官轻视,但仍以铁砚为喻,誓言刻苦读书直至铁砚磨穿,最终考中进士[来源1:汉典(https://www.zdic.net/hans/磨穿铁砚)]。

从语义结构分析,“磨”指反复研磨的动作,“穿”体现时间积累的结果,“铁砚”则强化了材质的坚硬,三者结合凸显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核。宋代陆游在《寒夜读书》中曾引用:“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进一步将这一意象与经典阅读关联[来源2:《汉语大词典》官方释义]。

在文化象征层面,“磨穿铁砚”被历代文人视为治学态度的典范。元代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提到:“坐破寒毡,磨穿铁砚”,将寒窗苦读与铁砚意象并置,强调其精神传承[来源3:国学大师(guoxuedashi.net)]。现代应用中,该成语多用于教育领域,倡导专注与毅力,符合中华文化对勤勉品格的推崇。

网络扩展解释

“磨穿铁砚”是一个褒义成语,形容人读书勤奋、意志坚定,或笔墨功夫深厚。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字面指将铁铸的砚台磨穿,比喻读书或做事极为刻苦,持之以恒。该词也作“铁砚磨穿”,强调坚持不懈的精神。

  2. 出处与典故

    • 历史故事:源自五代时期桑维翰的事迹。他因姓氏“桑”与“丧”同音屡次落第,但发誓“铁砚磨穿才改志”,最终考中进士并成为学者。
    • 文学引用:宋代陆游《寒夜读书》中“韦编屡绝铁砚穿”及元代范康《竹叶舟》“坐破寒毡,磨穿铁砚”均强化了这一意象。
  3. 用法与结构

    • 语法:动宾结构,多作谓语,含褒义。
    • 适用场景:可形容治学勤奋(如“他磨穿铁砚,终成大家”),或赞誉艺术创作中的深厚功底。
  4. 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 反义词: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5. 延伸意义
    该成语不仅强调坚持,还隐含“志向明确”的深层含义。如桑维翰的故事所示,它鼓励人在逆境中保持信念,以行动突破局限。


参考来源:-3、6、9等综合整理,完整典故可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奥林匹克格言白饼版筑边词勃卢粲者惝罔迟违次篆大面儿上地隐敦授非意改救刚隘干越光赫蝈蝈寒蔬寒霙和德侯氏坏钱还可以忽怠鹄鹤蹇驴兼裒湔拭假人金盏花就试救菑齎用狂趭良比零堕另加灵魄历史潮流面首恁每溺心佩犊清泉秋色平分山塲绳检水客撕掳粟裕踏罡礼斗沓集桐柏宫讬重污惑下钓子掀轰心荡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