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桐柏宫的意思、桐柏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桐柏宫的解释

道观名。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桐柏宫》:“ 桐柏宫 在 天台县 西二十五里,道家所谓七十二福地之一。由 清溪 迤北而入,其路曲折清幽,至宫门,则一望如平畴,四山苍然,九峰迴抱,别有天地。县志云: 唐 景云 二年,为 司马承禎 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桐柏宫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宫观,特指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境内的著名道教圣地。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可详细解释如下:


桐柏宫

读音:Tóng bǎi Gōng

词性:专有名词(道教宫观名称)

释义

桐柏宫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祖庭之一,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元年(公元238年),原名“桐柏观”,宋代改称“桐柏宫”。其名源于所在地天台山桐柏山区,因周边多桐树与柏树而得名“桐柏”,"宫"即道教宫观的尊称。历史上为道教南宗祖庭,唐代司马承祯、宋代张伯端(紫阳真人)等高道曾在此修行,是道教“洞天福地”中的“金庭洞天”所在。

文化内涵

  1. 道教地位

    桐柏宫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是《云笈七签》等典籍记载的“金庭洞天”,象征道教修炼的理想仙境。

  2. 历史传承

    唐代列为皇家道观,宋徽宗赐额“桐柏崇道观”,清代因修建水库迁址重建,现存建筑为当代依古制复建。

  3. 文化符号

    “桐柏”二字承载自然崇拜(桐柏山为仙山意象)与道教“天人合一”思想,体现道教宫观命名中地理与信仰的结合特征。

现代意义

现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承担宗教活动、文化研究及旅游功能,代表中国道教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参考来源(基于权威文献与地方志):

  1. 道教经典《云笈七签·洞天福地部》(卷二十七)
  2. 《天台县志·宗教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3. 学者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网络扩展解释

“桐柏宫”一词的含义可从字面本义与道教文化内涵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词义

  1. 字面本义
    “桐柏”原指桐树与柏树,象征君主的威严与地位。而“宫”在古代多指帝王居所,故“桐柏宫”字面可引申为帝王宫殿的隐喻,常用于形容权力核心或权威象征()。

  2. 词典定义
    在道教语境中,桐柏宫是道观名称,属于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于浙江天台山(、)。


二、道教文化内涵(实际指代)

作为真实存在的道教圣地,桐柏宫的核心意义体现在:

  1. 历史地位

    • 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由孙权遣高道葛玄创建,初名“桐柏观”(、)。
    • 北宋张伯端(紫阳真人)在此著《悟真篇》,创立道教南宗,主张“性命双修”,桐柏宫因此成为南宗祖庭,与北方全真派并立(、)。
  2. 地理与建筑

    • 位于天台县城西北桐柏山,九峰环抱、碧溪前流,属道教洞天福地(、)。
    • 鼎盛时期有36宫72院,现存建筑群为现代重建,含紫阳殿(供奉张伯端)、灵官殿等,融合唐宋风格(、)。
  3. 兴衰与复兴

    • 元代毁于火灾,清代雍正年间重修;1959年因修建桐柏水库被淹,2008年于原址附近重建,现为浙江道教学院所在地(、、)。

三、使用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安肆八衢博古通今波罗奢花嗤玩垂钩樗枥递籍二三君子罚单非夫飞流短长丰颊公祖挂名观眺孤苦孤门谷食好货红头巡捕惶怒荒烟唤雨鸠回舆交通车金鸱鯨波鱷浪倦厌军仪军援刊登课税軖床拉捭摧藏揽胜鹿粝论资排辈路由单律魁骂坐明润闽江摹画佞谀浓荫驽钝凭白无故钤山倩语如此这般生虫设饰寿司霜宪思不出其位嗣膺搜根剔齿囤积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