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敦授的意思、敦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敦授的解释

敬受。《陈书·周迪传》:“璽书纶誥,抚慰绸繆,冠盖縉绅,敦授重叠。”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累日,﹝王﹞谓生曰:‘吾 南柯 政事不理,太守黜废。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与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敦授"为古汉语复合词,现未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汉语大词典》正式收录。根据汉字源流分析,"敦"本义指厚道诚恳,《说文解字》释为"怒也,诋也,一曰谁何也",引申有郑重、专注之意;"授"则为给予、交付之义,《尔雅》注"予也"。二字组合可解作"郑重交付"或"恳切授予",多用于古代文献中表达重要职务或使命的托付。

该词偶见于明清文书,如《大明会典》载有"敦授兵符"的用法,指代正式任命军事职务。现代语言使用中,建议优先选用"委任""授予"等规范词汇。欲查询更多古汉语词源,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网络版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料库。

网络扩展解释

“敦授”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敦授意为“敬受”,即恭敬地接受。该词多用于正式或庄重的语境中,常见于古代文献,表达对命令、职位或重要事务的谦恭态度。


二、词义分解

  1. “敦”:
    本义为厚道、诚恳,如“敦厚”;引申为郑重、恳切之意。
  2. “授”:
    指给予、交付,如“授予”“授命”。
    组合后,“敦授”强调以恭敬的态度接受他人所授之物或指令。

三、文献例证

  1. 《陈书·周迪传》:
    “璽书纶誥,抚慰绸繆,冠盖縉绅,敦授重叠。”
    描述周迪多次恭敬接受朝廷的诏书与封赏。
  2. 《南柯太守传》(唐·李公佐):
    南柯王对主人公说:“欲藉卿才,可曲屈之。”后“生敦授教命”,体现主人公谦恭接受任命的情节。

四、使用场景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或历史背景,可参考《陈书》《南柯太守传》等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奔湍辨裁边黎熛炭逼强柴桑令逞酒大节目砀突电骛地下铁道饿踣防灭房祀干理更年期躬行节俭红字桦皮脸藉茅棘茧今次今人计值恐吓旷日积晷狂猘两七论演洛成马面马牧满帆门徒庙象冥宅木治撚髭疲苶披示獛铅谴罚起锅羣愿稔祸戎仆荣秩禅化蛇伏生纸蜃珧石家庄输粟四季豆桃花星讨冷饭吃题疏拖钩销夏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