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咪唑的意思、咪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咪唑的解释

[imidazole] 异吡唑。一种白色结晶杂环碱C 3 H 4 N 2 ,由氨和甲醛作用乙二醛得到,是吡唑的异构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咪唑是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₃H₄N₂,属于芳香性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由两个氮原子和三个碳原子交替排列构成,其中一个氮原子位于1号位(吡咯型氮),另一个位于3号位(吡啶型氮),化学式为: $$ chemfig{N(-[::-60]C(-[::-60]NH)=C(-[::-60])-C)} $$

从物理性质看,咪唑为无色结晶或白色固体,熔点约90°C,沸点256°C,易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其碱性较强(pKb≈7.0),能与酸形成稳定的盐类。

在应用领域,咪唑具有多重价值:

  1. 生物医药:作为组氨酸侧链的核心结构,参与蛋白质活性位点构建,并作为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的母体结构。
  2. 工业催化:作为离子液体前体,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的绿色催化剂。
  3. 高分子材料: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提升材料耐热性。

该化合物最早由德国化学家H. Debus于1858年通过氨基乙醛与氰化氢反应首次合成,现代工业制备多采用乙二胺与甲酸缩合法。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官网《杂环化合物手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咪唑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化学结构与基本性质

  1. 分子式:C₃H₄N₂,分子量68.08。
  2. 结构特点:属于五元芳杂环化合物,含有两个间位氮原子。其中1-位氮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参与共轭,导致其氢原子易以质子形式离去,表现出酸性。

二、物理与化学性质

三、制备方法

通过氨、甲醛与乙二醛反应制得。

四、用途与注意事项

五、名称解析

“唑”字为有机化合物译音用字,由“口”和“坐”构成,读音为zuò。

如需进一步了解合成路径或应用案例,建议查阅化学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傲上百箭霸蛮抱恨终天悖悔层流岔儿谗贼尘化炊具出疹子当方捣虚批吭诋案彫菰底成地支凤阁附民甘埚公私两济苟简毁訿琥珀拾芥洁浄借言季军纪录片九皐具名浚导蜡嘴丽曲搂沟子麻蚍麻扎挠抗脑瓢能个配曲栖所气宇羣体上干砂皂审判庭侍人释言寺庵唐古拉山填补通泉草蚟孙晚炬玩笑伪真五音儿现象小婶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