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伯姬的意思、伯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伯姬的解释

(1). 春秋 鲁宣公 之女, 宋共公 夫人,亦称 共姬 、 恭伯姬 。 共公 死后,执节守贞。 鲁襄公 三十年, 宋 宫失火,左右劝其躲避, 伯姬 曰:“妇人之义:保傅不俱,夜不下堂……越义而生不如守义而死。”遂被焚死。见《穀梁传·襄公三十年》、 汉 刘向 《列女传·宋恭伯姬》。 汉 牟融 《理惑论》:“ 豫让 吞炭漆身, 聂政 皮面自刑, 伯姬 蹈火, 高行 截容,君子为勇而有义,不闻讥其自毁没也。”

(2).用以代称贤女。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诗:“ 伯姬 不见我,乃今始七龄。家书无虚月,岂异常归寧?”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伯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著名女性,其事迹在历史文献中常被提及,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身份背景

伯姬是鲁宣公之女,鲁成公之妹,母为穆姜。她嫁与宋共公为夫人,故亦称共姬或恭伯姬。婚后育有一子宋平公,并历经宋共公、宋平公、宋元公、宋景公四代,年寿逾七十。


二、主要事迹

  1. 守贞执节
    宋共公去世后,伯姬坚守礼法,终身不再嫁,以贞节闻名。

  2. 焚死守礼
    鲁襄公三十年(前543年),宋宫突发大火,侍从劝其避火,伯姬以“妇人之义:保傅不俱,夜不下堂”为由拒绝,最终葬身火海。临终前更言:“越义而生不如守义而死”。


三、历史评价


四、相关争议


参考资料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穀梁传·襄公三十年》《列女传·宋恭伯姬》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伯姬这个词,你是想了解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还有组词、近义词、反义词对吧? 伯姬的意思是指古代贵族家庭中的长子或长女,也可以泛指某个家族中地位较高的女性成员。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部首是人,部首笔画数是2。伯姬的来源是古代的封建制度,封建时代的贵族家庭中,根据血统和长幼顺序来确定家族成员的地位,伯姬是排名最高的女性称号之一。 关于伯姬的繁体字形式,是「伯姬」,没有太大变化。至于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但不影响词义的本质。 我们来看几个关于伯姬的例句: 1. “她是家族中的伯姬,拥有着无上的地位和权力。” 关于组词,由于伯姬是一个独立的称号,没有常见的相关词组。不过,你可以参考一些与家族、地位、称号等有关的词汇。 近义词方面,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有关地位高的女性成员的称号,比如「妃子」、「贵妃」等等。反义词方面,可以考虑使用地位较低的女性称号,比如「婢女」、「下人」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随时告诉我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