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鸣棹的意思、鸣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鸣棹的解释

开航;开船。 唐 卢照邻 《七夕泛舟》诗之一:“连橈渡急响,鸣棹下浮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鸣棹”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以下要点解释:

一、基本释义

“鸣棹”指开航或开船的动作,常用于描述船只启程的场景。例如唐代诗人卢照邻在《七夕泛舟》中写道:“连桡渡急响,鸣棹下浮光”,通过“鸣棹”描绘船桨划动、船只破光而行的画面。

二、字义分解

  1. 鸣(míng)
    原指鸟兽或昆虫的叫声,引申为“发出声响”,如“鸣笛”“鸣奏”。在“鸣棹”中,强调划船时船桨击水的声音。
  2. 棹(zhào)
    名词指船桨,如“橹棹”;作动词表示划船,如“棹孤舟”。注意该字另读“zhuō”,但此处读“zhào”。

三、相关用法

四、读音注意

“棹”在“鸣棹”中读zhào,而非“zhuō”。

网络扩展解释二

《鸣棹》的意思

《鸣棹》(míng zhào)一词的意思指的是船划水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可以用来形容船只在水面上行进的声音。它是由“鸣”和“棹”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鸣”字的部首是“鸟”(niǎo),它的笔画数为9。而“棹”字的部首是“木”(mù),它的笔画数为12。

来源和繁体

《鸣棹》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诗词中。它常常用来形容江湖河海中船只行进时的声音,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就可以理解为船只在划水的声音。

至于繁体字的写法,在繁体字体中,“鸣”的字形保持不变,而“棹”的字形为「棹」,多了一个“舟”(zhōu)字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的“鸣棹”字在字形上可能稍有不同。在《说文解字》中,“鸣”字的形状为一个鸟飞的样子,“棹”字的字形中则包含了木头与舟船的元素。

例句

1. 渔舟唱晚,鸣棹入夕阳中。

2. 清晨,湖中的船只鸣棹声穿越整个湖面。

组词

1. 声鸣(shēng míng):指声音高亢、响亮。

2. 划棹(huá zhào):指划动船桨使船只行进。

近义词

荡舟(dàng zhōu):指划船在水面上自由行进。

反义词

静止(jìng zhǐ):指完全停止运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