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具的意思、戒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具的解释

古代祭祀、朝觐、会同、应接宾客等事应备的陈设器具。《周礼·天官·小宰》:“以灋掌祭祀、朝覲、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 郑玄 注:“戒具,戒官有事者所当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戒具"是汉语中表示司法机关用于约束特定人员行动自由的专用器械,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四个层级:

一、基本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戒具指司法机关为防止嫌疑人自伤、逃逸或危害他人而使用的约束性器具,具有临时性、强制性和防护性特征。该词源于古代"戒护"概念,现代司法体系中特指经法律授权的专业器械。

二、历史演变 中国司法部《狱政器械使用规范》文件显示,戒具形制经历三个阶段演变:

  1. 古代时期(先秦-清末):木枷、铁索等刑具
  2. 近代改良(1902-1949):引入西方手铐设计
  3. 现代规范(1982至今):合金材质标准化器械

三、法定分类 依据公安部《单警装备配备标准》实施细则,现行戒具分为三大类:

  1. 约束类:金属手铐(含拇指铐、连体铐)、警用腰叉
  2. 防护类:防暴头盔、约束毯
  3. 警示类:声光警戒带、电子脚环

四、使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戒具使用需满足三个要件: $$ begin{cases}

  1. text{暴力抗拒监管}
  2. text{自杀自残行为}
  3. text{存在现实危险} end{cases} $$ 使用时限不得超过48小时,特殊情况需书面报备。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一条(中国人大网法律库)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戒具使用暂行规定》法释〔2001〕23号
  3. 公安部《公安机关警戒器具使用管理规定》(公通字〔2018〕5号)
  4. 司法部《监狱戒具使用操作规程》(司法通〔2019〕112号)
  5. GB 19079-2013《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警用戒具技术条件》

网络扩展解释

“戒具”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现代司法领域的定义

指司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用于制止犯罪或约束危险行为的专用工具,常见类型包括手铐、脚镣、警绳、警棍等。其使用需遵循严格规定:

  1. 审批要求:必须经监狱或劳改队主管领导批准,紧急情况下可先使用后补报。
  2. 禁用对象:禁止对老弱病残及女犯使用(特殊情况除外),且佩戴戒具者不得参与劳动。

二、古代含义及延伸用法

  1. 祭祀器具:原指古代祭祀、朝觐等仪式中使用的陈设器具(如《周礼》记载)。
  2. 比喻义:引申为束缚自由的枷锁或限制性事物,例如“思想上的戒具”。
  3. 历史刑具:包括手杻(类似手铐)、联锁等,用于拘禁犯人(如《说文》提及的“杻”)。

补充说明

如需了解具体使用案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司法规范)和(古代制度)的详细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编撰博山彩绚蚕头马尾赤参抽屉原则胆落丹石颠簸不破断塞夺误恩宠发横耍野丐者戈戟搁楼攻诋公莫勾决构难孤立寡与果仁浩学和唝呵怒黄车毁折婚对火燎甲兵间或坚如盘石接余计符忌口开园坤元雷轮莲儿盼儿临搨狸鼬陋心马杓抹厉闹嘴捻脚捻手逆转女红庆帮轻辱圈牢躟躟濡泄三伦馺踏石竈死将岁俭文倒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