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履行诺言而被责。《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寧有己怨。” 孔颖达 疏:“诺,谓许人之物;责,谓许而不与而被责。”
“诺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源于古代文献,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礼记》原文背景或其他相关成语,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诺责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它的意思是充满义务和责任。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讠和责。其中,讠是讠言部首,表示与言语有关;而责是由手与口组成的部首,表示责任。
诺责的笔画数为17划,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汉字。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上部的讠部分,它由3画组成。接着,下部的责字由14画组成,需要细心的书写才能确保正确。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按照繁体字的写法,诺可以写作諾,而责可以写作責。这些写法更加复杂和繁琐,但在繁体字的书写中更为常见。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诺责这个词:
1. 他以诺责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从不推卸责任。
2.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都有诺责为社会做出贡献。
3. 学校将诺责教育视为培养学生自律精神的重要途径。
诺责作为一个常见的汉字词,也可以与其他词汇组成新的词汇:
1. 诺言:表示承诺或答应的话语。
2. 责任:表示应负的义务或承担的工作。
相较而言,诺责并没有明确的反义词。然而,与诺责相关的词汇可以用来表达相反的意义:
1. 推脱:表示回避或不承担责任。
2. 违背:表示违反或放弃原有的义务。
翻译为 中文【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