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脱簪的意思、脱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脱簪的解释

见“ 脱簪珥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脱簪是古代中国后妃自请责罚的礼仪行为,指后妃主动摘除发簪、耳饰等贵重饰物,身着素服,以谦卑姿态向君主请罪或劝谏。这一行为源于周代礼制,承载着“自我惩戒以示警醒”的文化内涵,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与礼仪程式


二、历史典故与政治意涵


三、文化延伸与文学意象


权威参考文献

  1. 《列女传》(西汉·刘向)卷之二《贤明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18年。
  2. 《白虎通义》(东汉·班固)卷九《嫁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 《汉书·外戚传》(东汉·班固)卷九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
  4. 《白氏长庆集》(唐·白居易)卷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

(注:因古籍原始链接多为数据库权限内容,此处标注纸质文献版本;如需在线资源,可检索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或“国学大师”平台对应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脱簪”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及使用场景:

一、基本含义

  1. 失去官职或地位
    该词最初指古代官员摘下象征身份的簪子,引申为被免职或降职。例如:“他因失职而脱簪归乡。”

  2. 女性自责请罪的象征
    古代后妃或贵族女性通过取下簪珥(首饰)表示自我责罚或请罪,如《史记·外戚世家》记载钩弋夫人“脱簪珥叩头”以谢罪。


二、延伸解析


三、应用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或成语,可查阅网页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艾餻案晷班龙北爱尔兰备设卑逊察识撤离宸音吃晌充羁充忍酬接鏙错村佣电水壶放虎遗患泛查辅车唇齿符檄附增跟住刮辣辣管浅候奄毁车杀马佳茗降变夹纻就业俊娇老夫敛辔凌僭鲁缟孟冬嘿然魔说娘子关篇末破产憩馆岐黄躯口热审生涩涩鼪鼯生员市价食椹树嫡宿达台星彖定托阴嗢噦为国为民下回乡耆宵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