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隆兴和议的意思、隆兴和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隆兴和议的解释

南宋与金的和约。1164年(隆兴二年),金军渡淮河南下,宋孝宗被迫与金续订和约:宋、金为侄叔关系,改“岁贡”为“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于1164年(隆兴二年)签订的和约,是继“绍兴和议”后的第二个屈辱性和约。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及背景的综合分析:

一、历史背景

宋孝宗即位后意图收复中原,于1163年启用主战派张浚发动“隆兴北伐”。但宋军在符离之战中惨败。战败后,主和派汤思退等人占据上风,迫使孝宗罢黜张浚,并派使臣与金议和。金军趁机南下施压,最终于1164年达成协议,次年(乾道元年)正式生效,故又称“乾道之盟”。


二、和议主要内容

  1. 政治关系
    南宋与金从“君臣”改为“叔侄”关系,宋孝宗称金世宗为叔父,但两国文书往来以“大宋”与“大金”并称。

  2. 经济条款
    南宋每年向金缴纳的“岁贡”改称“岁币”,数额从绍兴和议的银绢各25万两/匹减为20万两/匹。

  3. 领土调整
    南宋割让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予金,并维持绍兴和议划定的边界。

  4. 其他条款
    金不再追索逃入南宋的归正人(原金统治区南迁的汉人)。


三、影响与评价


四、其他说明

如需更详细背景,(汉典)及(百度文库)的原始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隆兴和议》的意思

《隆兴和议》是指一种历史事件或条约,意为实现隆兴(国家、团体等)的和平协议或达成共识。

拆分部首和笔画

《隆兴和议》的拆分部首为“阜”和“禾”,拆分的笔画为5画。

来源

《隆兴和议》一词的来源较为广泛,其源自于中国古代,常用于描述历史上重要的和平谈判、条约达成或国家间的协商。

繁体

《隆兴和议》的繁体字为「隆興和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与现代略有不同。《隆兴和议》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为「隆興和議」。

例句

1. 在明朝时期,隆兴和议为两国之间带来了长久的和平。

2. 隆兴和议的签订标志着战争的结束和友好邻国的建立。

组词

1. 隆兴国情

2. 和议协定

3. 和合共赢

近义词

1. 和平协商

2. 谈判达成

3. 交涉解决

反义词

1. 敌对冲突

2. 战争爆发

3. 不合作对抗

别人正在浏览...

谙记板槛抱头痛哭拨子尝汤戏掺和持辩丑土刺充答剌棱登董狐之笔惇敏凡笔繁人凡生返素黼纯福嘏浮箭攻虚鹘打雁活契胡思乱量剪裁讲殿梘水济度机剧紧峭金镛絶伦逸群矿井疗愁离本猎古调利入流镝柳色黄鸬鶿緑旗蛮牌幔室毛廧诺尔青冥客秋泉上计掾设词诗朋酒友墅舍宿仇素隐行怪坦直踏踵铁黑脱换王世贞仙跸仙官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