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纪载的意思、纪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纪载的解释

[record;put down in writing;entry] 即“记载”

或有纪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未有纪载。——[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详细解释

(1).纪,通“ 记 ”。用文字记录。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鸿笔之臣,褒颂纪载。”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 李延寿 《南北史》成,惟《隋书》别行,餘七史几废。大抵纪载无法,详略失中,故宜行而不远。”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在当时不过草草纪载之笔,而字字可入名人法帖中。”

(2).纪,通“ 记 ”。记载事情的文字。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李心传 蜀 人,去天万里,轻信纪载,疎舛因宜。” 清 汪懋麟 《铜鼓歌为树百给事作》:“工金工木妙 诸葛 ,考之纪载多流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纪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将事件、事实或情况记录下来。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资料的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记录、叙述): “纪载”最核心的意思是记录、记述。它指用文字或其他形式将发生的事情、观察到的情况、获得的知识等保存下来,使之得以流传后世或供他人查阅。例如:“史书纪载了历代王朝的兴衰。”

  2. “纪”与“载”的字义解析:

    • 纪 (jì):本义指丝的头绪,引申为整理、治理,再引申为记载、记录。在“纪载”一词中,“纪”取其“记录、整理”之义。《说文解字》释“纪”为“丝别也”,段玉裁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 引申之为凡经理之称,… 亦为记载之称。”
    • 载 (zǎi):本义指乘坐,引申为承受、担负,再引申为记录、书写(读 zǎi 时)。在“纪载”一词中,“载”取其“记录、书写”之义。《说文解字》释“载”为“乘也”,其“记录”义是后起的引申义。
  3. 与“记载”的关系: “纪载”与更常用的“记载”在现代汉语中是同义词,意思完全相同,都表示“把事情写下来”。两者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历史纪载/记载了这段往事。” 但在使用频率上,“记载”更为常见。

  4. 词性:

    • 动词:表示记录、记述的行为。这是最常用的词性。例如:“这本书详细纪载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 名词:指记录下来的内容或文字材料本身。例如:“这些古老的纪载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5. 文献用例: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即有使用,体现了其作为记录手段的功能。例如:

    • 清· 刘大櫆 《焚书辨》:“其所以不毁者,盖秦之纪载,语多诬妄。”
  6. 同源词: 与“纪载”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包括:记录、记述、载录、登录、著录、志(誌)等。

权威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纪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 zǎi(注音:ㄐㄧˋ ㄗㄞˇ),其含义与“记载”相同,主要用于书面语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动词用法
    指用文字记录事件、信息或历史。例如:

    • “或有纪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鸿笔之臣,褒颂纪载。”——汉·王充《论衡·须颂》
  2. 名词用法
    指记录事件的文字内容。例如:

    • “考之纪载多流传”——清·汪懋麟《铜鼓歌为树百给事作》

用法特点


例句参考

  1. “如果第二章是天地创造的纪载,那么,第一章是什么?”
  2. “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论衡》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霭霭罢乏不人道财旺官生财务常则是臣属敕始毖终冲动宠盼垂教挫伤點放动步兜答堵墙独醒方格方凿圆枘费用干国甘酸高比广壄诡更横枝河中曲荒阙剨豁捷径记书军储开斛扣襻离垢例会论体冒牌货浓缛暖衣饱食起趋起死人肉白骨荣崇山宾生脉神精十薮霜苞霜洁廋疏琐务爣阆瓦舍闻风而动温深孝帛消差遐苏新服心腹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