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制的线。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公主乘七寳步輦……其上仍络以真珠玳瑁,又金丝为流苏,彫轻玉为浮动。” 五代 和凝 《采桑子》词:“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
(2).乐器的金属弦。 南朝 梁元帝 《和弹筝人》:“琼柱动金丝,奏声发 赵 曲。”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金丝响仙乐,剑舃 罗宗公 。”
(3).借指弦乐器。 宋 柳永 《玉楼春》词之三:“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烧晓色。”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先生闻乐,喜金丝乎?喜瓦缶乎?”
(4).借指《乐经》。 清 魏源 《题嘉禾冯广文登府陔园图》诗:“ 毛公 世礼乐,尚缺《陔》《华》词,何况 齐 鲁 韩 , 孔 壁亡金丝。”
(5).比喻柳树的垂条。 唐 李绅 《柳》诗之二:“千条垂柳拂金丝,日暖牵风叶学眉。” 唐 李山甫 《柳》诗之一:“春来不忍登楼望,万架金丝著地娇。”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柳吐金丝鶯语早,惆悵香闺暗老。”
(6).比喻飞溅之泉水。 宋 曾巩 《金线泉》诗:“玉甃常浮灝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 金 元好问 《历下亭怀古分韵得南字》:“金丝弄晓光,玉玦响空嵌。”
(7).喻指烟草。 清 林则徐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词:“玉粟收餘,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
“金丝”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释义:
金制的线
指用黄金制成的细丝,常用于装饰或工艺品制作。例如唐代文献记载的“金丝为流苏”。
乐器的金属弦
古代弦乐器(如琴、筝)的金属弦,南朝梁元帝诗中“琼柱动金丝”即指此意。
借代弦乐器或《乐经》
通过“金属弦”进一步引申,可代指弦乐器整体,或象征儒家经典《乐经》。
自然物象的比喻
特殊用法争议
个别低权威来源提到“形容头发柔亮”,但此用法未见于主流词典,可能为文学化表达或方言。
如需更详尽的古文例句或专业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辞海》等权威工具书。
金丝是一个汉字词语,它主要有两个含义:
1. 指的是黄金丝,即黄金制成的细丝状物品。
2. 指的是具有金丝质地或金丝装饰的物品。
金丝的拆分部首是钅(钅即金部),它表示与金相关的事物。
金丝的总笔画是9划。
金丝一词的来源于古代汉字。
繁体字版的金丝为「金」和「絲」。
古时候的「金丝」的写法与现代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区别。
1. 她戴着一条金丝项链,非常漂亮。
2. 这幅画上用金丝勾勒出了精细的花纹。
1. 金丝燕:指的是外形美丽,尾巴上有细长金黄色尾丝的燕子。
2. 金丝猴:指的是毛色金黄,尾巴上有特别长的毛的猴子。
近义词:黄金线、金线
反义词:银丝、铜丝
白简八面锋蹦达不防事昌葅诚悬充楞穿心蹙雪代庸蟺蜎蠖濩大颜地气豆粉恶卧方州非想天费资浮椒伏苓高奬苟贪归乡何辜黑鬒鬒姜桂之性降麻羁畜节志浄名及时性亟淹懻中两杖鼓丽娥留客雨孟林笋黏湿平移千兵万马起床祇洹情旨热官删割扇市蜀本缩项鳊谭说通文达礼蛙鼓王淦昌无辩屋霤吾膝如铁相门有相先祀先通小溜子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