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灭学的意思、灭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灭学的解释

消灭学术。指 秦始皇 焚书坑儒。 汉 蔡邕 《宗庙迭毁议》:“左中郎将臣 邕 议,以为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宗庙之制,不用 周 礼。” 南朝 梁 沉约 《修定乐书疏》:“窃以 秦 代灭学,《乐经》残亡。”《隋书·经籍志一》:“遭 秦 灭学,至 汉 ,唯 济南 伏生 口传二十八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灭学(miè xué)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特指秦始皇焚毁典籍的行为

    指秦始皇为统一思想,下令焚烧除秦国史书、医药、卜筮、农书以外的诸子百家著作,导致大量先秦文献失传的历史事件。此行为被视为对中国古代学术传承的毁灭性打击,故称“灭学”。例如《汉书·董仲舒传》载:“秦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2. 泛指学术传统或文化精神的断绝

    引申指因政治压迫、社会动荡等原因导致学术思想、文化传承的中断或消亡。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批判专制统治对学术自由的扼杀,可视为对“灭学”现象的反思。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7卷,第1089页。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105页。
  3. 《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网络扩展解释

“灭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历史背景

3.延伸意义

4.使用场景

5.相关文献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宗庙迭毁议》《修定乐书疏》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权威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贬称兵交惭怖澄简杵臼交崔罗什道木大亲等差级数诋疵敌鬭掇拾房俎非德妇驵附赘县疣谷碌碌国夫人洪涔欢哄浑不似脚鸭劫初铃开绿灯渴赏类萃怜恻李东阳理正词直丽姿露告猫头明喆排娖纰薄辟寒犀坯墣洽普奇煤青牛翁情切丘山之功曲袷嚷骂认辨萨玛桑经沙岫身章寿邱所有者权益台馆腾摧天官赐福题名录蛙鸣鸱叫瓦爿蜗螺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