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中,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以及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它是企业资产取得的来源,其关系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学中的核心概念,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体现了企业资产中真正属于股东或业主的部分,反映了企业的自有资本和积累成果。
核心公式: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 资产 - 负债 $$
主要构成:
示例:某公司总资产100万元,负债40万元,则所有者权益为60万元。这60万元可能包含股东初始投资50万元(实收资本)、股票溢价5万元(资本公积)和历年留存利润5万元(未分配利润)。
其他名称:根据企业类型不同,所有者权益也称为“股东权益”(股份制公司)或“业主权益”(个人独资企业)。它是评估企业财务健康度、偿债能力和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或个人对资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通过拥有资产,所有者享有对其收益和财务决策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人)和“乚”(一点),共有10个笔画。
《所有者权益》这个词来源于汉语。"所有者"一词表示对某物的所有权,"权益"则指对该所有物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所有者权益》的繁体字为 "所有者權益"。
古代对于"所有者权益"这个词没有固定的写法,因为其概念在古代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义。在古籍中,可以根据上下文中所涉及的意义来使用不同的汉字来表达。
1. 公司法规定,所有者权益应当得到保护和尊重。
2.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逐渐积累了可观的所有者权益。
1. 所有权:指对某个物品或财产拥有完全支配和支配权的权力。
2. 资产:指个人、企业或组织所拥有的有价值的财物。
3. 控制权:指对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和管理权力。
财产权益、所有权益、权利、资产权益。
债权、债务、负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