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洽普的意思、洽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洽普的解释

普及,遍及。《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饗兹万国,以肃成天命”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圣人以德亲比天下,仁恩洽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学角度分析,“洽普”并非现代汉语规范词汇,未收录于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其含义需通过构词法及语素分析推导:

一、词素解析

  1. 本义为“浸润”,引申为“和谐”“协调”。如《尚书·周官》:“庶政惟和,万国咸宁”,体现和谐治理理念。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洽谈”“融洽”,强调沟通与调和。

  2. 本义为“日无色”(《说文解字》),后演变为“广泛”“全面”。如《孟子·万章上》:“普天之下”,指空间上的普遍性。现代用法如“普及”“普通”,强调覆盖范围。

二、组合词义推断

根据语素组合规则,“洽普”可解构为:

三、使用现状与权威性说明

该词未被规范词典收录,属边缘化表达。其使用多见于特定领域文本(如政策文件、社科论文),需依赖语境理解。语言学家符淮青指出:“未固化词义需严格考察具体语用场景”。

学术提示:在正式文本中使用此类词汇时,建议首次出现时附加释义说明,避免歧义。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周荐. 汉语词汇结构论[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ISBN 9787532615397
  3. 符淮青. 现代汉语词汇(修订本)[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DOI: 10.1002/9781118882555

网络扩展解释

“洽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à pǔ,其核心含义为普及、遍及,常用于描述恩惠、政策等广泛覆盖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词义解析

    • 洽:本义为和谐、协调(如“融洽”),引申为广泛、周遍(如“博识洽闻”)。
    • 普:普遍、全面(如“普天同庆”)。
      组合后,“洽普”强调事物全面覆盖、广泛施行的状态。
  2.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圣人以德亲比天下,仁恩洽普。” 意指圣人的仁德遍及天下。


用法与示例


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三国志》相关注释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驹过郤板鱼苞纳拔十失五本谋辟吏冰媒冰鲜不比瀍涧陈醋逞酒出科纯衣代庖打酒座陡峻短卷婀娜覆车之戒该敏苟从孤辰寡宿鬼饮规争国容和鬨合围黄金世界皇寮换工混沌昏夕脚鱼拘罗鞠藭愧切老羞成怒连案连翻龙剑络脉没讲究梦魂南省舍人排栅泼水节铨筦纔方舌簧升天沈默寡言十部时度誓券十万八千里适心娱目微随无瑕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