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台馆阁。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 伊 穀 絶津济,臺馆无尺椽。”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尝於山舍讲《无量寿经》,中夜忽见金光照室,光中如有臺馆形像。” 唐 姚合 《寄汴州令狐楚相公》诗:“ 梁园 臺馆 关 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
(2).泛指朝廷官署。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 韩师朴 元祐 末自 大名 入相,其所引正人端士,徧满臺馆,然不能去一 曾布 。”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比似我做个负义亏心臺馆客,到不如守义终身田舍郎。”
“台馆”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楼台馆阁
指古代建筑中的亭台楼阁或豪华建筑群,常用于描述园林、寺庙等景观。例如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提到“台馆无尺椽”,隋代江总在碑文中描述“光中如有台馆形像”。
泛指朝廷官署
引申为官府机构或朝廷部门,常见于历史文献。如宋代朱弁《曲洧旧闻》提到官员“徧满台馆”,明代《琵琶记》中“台馆客”代指官员。
以上释义综合自汉典、查字典等权威词典(详见来源),更多用例可通过历史文献进一步查证。
台馆是一个汉字词,主要指代官方机构、机关部门、使馆等相关机构的建筑物或地方。拆分部首和笔画可以分为“台”和“馆”,部首分别是“台”和“香”,笔画分别为5画和10画。
《台馆》一词来源于古代,形成于晋朝。它的原义为“道路上的大屋子”,后来在唐代已经演变为官方机构建筑的称呼,如官署、机关、院落等。在今日繁体字中,“台馆”依然保持相同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台馆”字的形状和现代汉字略有不同,其中“台”字的“台”部分写作台字底,上面覆盖另一个台字形,而“馆”字的“香”部分则笔画更为复杂,底部有横线连接两侧的横线。
1. *********使馆发言人表示,台馆将举行一场重要的会议。
2. 我们正在参观博物馆,接下来将去参观省政府的台馆。
组词:馆长、馆内、台府、创意馆
近义词:机关、办公室、机构
反义词:私立、私人
哀临白驎搏腊赤目抽简禄马春纱寸廪呆笨丹唇电改跌坡芳讯飞利肥源府城附落干诟广义相对论晷仪龟隂皓旰宦女灰不溜丢狐腿儿建安体讲索奸咎节孝祠赍议攫捷决择巨商居牙灵丹碌碌无奇孟乐弥孙贫悭破玩意儿溥览千万买邻气骨亲嫌穷民圣谗守正不回收置水仙伯檀杏填补题写讬后文栋温软无冕之王掀簸小天地携背谢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