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靡薄的意思、靡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靡薄的解释

(1).谓人心不古,风俗浇薄。《汉书·董仲舒传》:“愍世俗之靡薄,悼王道之不昭。” 颜师古 注:“靡,散也;薄,轻也。” 汉 王充 《论衡·非韩》:“以为世衰事变,民心靡薄,故作法术,专意於刑也。”

(2).侈靡轻薄。 明 文徵明 《正始堂记》:“然而人繁物阜,浸入靡薄,惧不可以训,乃作 正始 之堂,所以示肃中闺,而式于百度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靡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í báo(注音:ㄇㄧˊ ㄅㄠˊ),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人心不古,风俗浇薄
    指社会风气或人心趋向浮薄、不淳朴。例如:

    • 《汉书·董仲舒传》提到“愍世俗之靡薄”,颜师古注解“靡”为“散”,“薄”为“轻”,即社会道德涣散、轻浮。
    • 王充《论衡·非韩》中认为“民心靡薄”是世道衰败的表现。
  2. 侈靡轻薄
    形容生活奢侈、行为轻佻。例如明代文徵明《正始堂记》用“靡薄”批评当时社会“人繁物阜”却风气奢靡,需以“正始”规范行为。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背景,可参考《汉书》《论衡》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靡薄的意思

靡薄是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庸俗、轻薄、浅陋的样子。一个靡薄之人通常缺乏自律,注重表面的虚荣和享乐,不顾道德和操守,追逐短暂的快感。

拆分部首和笔画

靡薄的部首分别是革和艹。革作为部首通常表示与服饰、外表等有关的事物。靡的拆分笔画是7画,薄的拆分笔画是16画。

来源和繁体

《靡薄》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中的《靡靡之音》。后来的文献中陆续出现了对靡薄这个词的使用。在繁体字中,靡薄仍然保持原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靡可以采用靡靡的写法,薄可以采用薄薄的写法,两个字合在一起构成靡薄,表达相同的含义。

例句

1. 他的生活靡薄而空虚,缺乏追求和深度思考。

2. 这个社交圈充斥着靡薄之气,人们追逐着肤浅的快乐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

组词

1. 靡丽:形容貌美、华丽的样子。

2. 靡费:形容花费过多或不必要的。

3. 靡革:指与服饰、外表等有关的事物。

近义词

1. 浅薄:形容见识、学识等不够深厚、不够广泛。

2. 轻浮:形容言行举止不稳重,缺乏庄重和深思熟虑。

反义词

1. 庄重:形容举止、态度庄重、稳重、庄严。

2. 深沉:形容内心世界复杂、思考深刻、意味深长。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