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苑牧,放饲动物的苑囿。菀,通“ 苑 ”。《晋书·束晳传》:“田诸菀牧,不乐旷野,贪在人间。”
“菀牧”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菀牧”指古代用于放养动物的苑囿(皇家或贵族的园林),其中“菀”通“苑”。这一用法在《晋书·束晳传》中有明确记载:“田诸菀牧,不乐旷野,贪在人间。”。
字词解析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菀牧”可能隐含“草木茂盛”之意(因“菀”单独有茂盛义项),但结合古籍用例,此义项在“菀牧”中并不显著,主要仍指向苑囿功能。
权威来源建议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晋书》原文,避免依赖低权威性网页的零散信息。
菀牧这个词出自《诗经·小雅·车辖之什·蓼莪》一篇,意为牧放牛羊的地方。拆分部首为⺡(草字头)和牛。它总共有12个笔画。
菀牧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变革。在繁体字中,菀牧的写法为薳牧。
古时候,菀牧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一种变体写法是:“菀”由两个代表植物的部首组成,分别是⺡(草字头)和⺿(四点水);而“牧”则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牛)和⺻(两点水)。这样写法下,“菀牧”总计有17个笔画。
例句:
1. 悠悠菀牧,毗我王家。(出自《诗经·小雅·车辖之什·蓼莪》)
2. 山里有一片广袤的菀牧,牧民在那里放牧着羊群。
相关词汇:
组词:菀草、菀枝、牧场、牧笛、放牧
近义词:放牧场、牧场、牧场地
反义词:禁牧、圈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