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莫桑比克的意思、莫桑比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莫桑比克的解释

南非国家。东临莫桑比克海峡。面积7994万平方千米。人口1570万(1990年)。首都马普托。沿海为平原,内陆为高原。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经济以农业为主体,主产玉米、高粱、甘蔗、剑麻等。主要出口腰果、棉花和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莫桑比克(汉语拼音:mò sāng bǐ kè)是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国家名称,其汉语定名遵循专名音译原则。该词在汉语语境中包含以下核心释义:

一、地理概念 指代非洲大陆印度洋沿岸的主权国家,全称莫桑比克共和国(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国土面积799,380平方公里,北接坦桑尼亚,西邻马拉维、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南界斯威士兰和南非,东濒莫桑比克海峡。首都马普托是该国政治经济中心。

二、词源解析 汉语译名源自葡萄牙语"Moçambique"的音译转化。该词最早可追溯至15世纪阿拉伯商人对当地姆瓦尼·穆塔帕王国的称谓"Musa Al Big",经葡萄牙殖民者语言转写后形成现行国名。

三、语言特征 作为现代汉语标准地名,该词属于「外来音译专名+通名」复合结构:「莫桑比」为音译主体,「克」对应葡萄牙语后缀"-que"的音节转化。在句法功能中作专有名词使用,如「莫桑比克总统」「莫桑比克气候」等搭配形式。

四、文化引申 在汉语文学作品中常作为非洲风情意象出现,如莫言《红高粱家族》中提及的「莫桑比克海峡的季风」。现代外交文献中多用于描述中国援非合作项目,如中国商务部记录的「莫桑比克贝拉港重建工程」。

(参考来源:中国外交部国家概况库、商务印书馆《世界地名译名词典》、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洲发展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莫桑比克”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解释:

一、国家概况

莫桑比克是非洲东南部国家,全称莫桑比克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其地理位置独特,东濒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邻国包括南非、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等。国土面积约79.94万平方公里,首都为马普托,2025年人口约1570万(数据综合自不同时期统计)。

二、词源与历史

  1. 名称由来
    一说源自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对当地苏丹名字穆扎·阿鲁·比克(Muzza al Bique)的误读,后演变为“莫桑比克”。另一种早期中文译名为“莫三鼻给”。
  2. 历史背景
    13世纪曾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6世纪后逐渐成为葡萄牙殖民地,1975年独立。

三、经济与文化特征

  1. 经济
    以农业为主,主产甘蔗、剑麻、棉花,出口腰果(被称为“腰果之乡”)、棉花等。
  2. 文化习俗
    当地人以白为美,女性传统美容方式是用猴面包树粉末擦脸,认为天然物质具有神力。社交礼仪中注重称呼,如对已婚女性称“夫人”。

四、其他相关

如需更详细的地理或文化信息,可参考权威百科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王褒义八鲜表姐碧荧荧仓迫成败呈辞齿杖船帆德才兼备调帖笃深供应舰刮地风寡鹄孤鸾官仓老鼠邯郸市浩大和勉黄毛丫头郊甸继承就名积儹钜杰拘讯亏耗拉皮条灵廛灵命榴榴篱喧沦敦旅次吕公秘典难説诺苏劈柴刀苹果緑畦陇青山一发钦駓穷不失义衢涂挼莎芟荑书本叔齐四溃宿怨同位委地文搜丁甲夏半向事香獐子小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