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理会的意思、理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理会的解释

(1) [understand;comprehend]∶明白;理解

这段话的意思不难理会

(2) [take notice of]∶注意(多用于否定)

人家求了半天,他也不理会

(3) [pay attention to]∶关心;在意

儿子死了,他会一点不理会

(4) [argue;debate;discuss]∶评理

和你官司里去理会。——《水浒传》

明日与他理会

(5) [deal or cope with]∶料理;处置

你去理会一下

(6) [method;way]∶办法

慌做一堆,正没理会

(7) [deal with]∶应付

他如今来这里理会差遣

详细解释

(1).道理相合;见解一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时人以谓 山涛 不学 孙 吴 ,而闇与之理会; 王夷甫 亦叹云:‘公闇与道合。’” 南朝 梁 何逊 《穷乌赋》:“虽有知於理会,终失悟於心机。”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2).理解;领会。 宋 苏轼 《答张嘉父》:“此书自有妙用,学者罕能理会。” 明 高攀龙 《讲义·颜渊喟然叹》:“此章书向来为註中高坚……一句所疑,更理会不来。” 叶圣陶 《火灾·祖母的心》:“对于祖母的愤愤的话语,他没有听见,即使听见也不能理会。”

(3).评理;理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水阳陆医》:“﹝ 陆阳 ﹞煮小茈胡汤以来……﹝妇﹞才下咽,吐泻交作,妇遂委顿,犹呼云:‘ 陆助教 ,与汝地狱下理会!’语罢而絶。”《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玉英 ﹞兀自呜呜而哭。那 焦氏 也不起身,反駡道:‘这贱人!你把死来诈我么?且到明日与你理会。’”《水浒传》第四九回:“你赖我大虫,和你官司里去理会。”

(4).指控诉,申诉。《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吏曰:‘日间投状,理会何事?’”

(5).料理。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你且睡去,有人来投宿,我自理会。”《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周瑜 正理会进兵之事,忽报…… 蔡和 蔡中 ,特来投降。” 叶紫 《丰收》六:“儿子整天地不在家里,一切都要 云普叔 自己去理会。”

(6).注意;理睬。《朱子语类》卷一三二:“近世如 汪端明 专理会民,如 辛幼安 却是专理会兵,不管民。”《前汉书平话》卷中:“ 张石庆 见 三大王 大怒,急避之,来告 惠帝 。 惠帝 不理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他駡藩台两句甚么东西,那藩臺没理会他,他就到处都拿这句话駡人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 老孙头 眯一眯左眼,并不理会这人的问话,在他看来,这是不必回答的。”

(7).主意;办法。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折:“只等孩儿到来,自有个理会。”《水浒传》第十三回:“夫人不必挂心, 世杰 自有理会。”《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瑞虹 又不则声。 朱源 到没个理会,只得自斟自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理会"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多义性的动词,其核心含义可归纳为以下四类:

一、理解与认知 指通过思维活动对事物本质或意图的把握,强调主观意识的参与。例如:"未能理会作者的深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该用法常见于学术讨论或日常交流中,体现思维活动的主动性。

二、关注与回应 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注意及反馈,包含情感态度。例如:"他始终不理会旁人的劝告"(《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此义项多用于人际交往场景,隐含着行为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性关注。

三、处理与应对 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置行为,具有实践性特征。如:"此事需由主管部门理会"(《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该用法常见于公文或正式场合,强调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

四、古典义项 在古代汉语中特指照料、管理,如《朱子语类》载:"须是理会得身心"(《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这一历史语义反映了词语的历时演变轨迹。

网络扩展解释

“理会”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而异,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理解、领会
    指对事物或语言的含义有明确的认知,如:“这段话的意思不难理会。”。此义项常见于日常交流,强调对信息的消化吸收(参考、2、5)。

  2. 注意、理睬
    多用于否定式,表示不关注或不回应,如:“他站了半天,谁也没理会他。”。此时与“无视”“忽略”近义(参考、5)。

二、引申含义

  1. 处理、交涉
    多见于早期白话,指解决问题或理论是非,如《世说新语》中“暗与之理会”。现代使用较少,但部分方言或文学作品中仍保留此用法(参考、6)。

  2. 关心、在意
    强调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如:“能忍作壁上观而不理会吗?”。此义项常用于强调人际互动中的主动态度(参考、7)。

三、用法与例句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词源考证,可参考《世说新语》及现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邦硬边郭表荐冰清玉润炳文镵入成算赤郭词色粹学大工业代序道任邓氏铜山调筝豆藤法蓝風流事過感爱纲网干凈咯嗒歌磬国君恒事怀肉灰滞坚持改革开放尽让近人吉祥止止踑坐絶徼口出不逊宽留苦难连错騄耳靡风密行女大不中留歕鼻偏待仆乘迁居轻飏;轻扬齐徒设次生水神寝淑好顺步随迎添削土候推次萎约武柄消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