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言的意思、短言的详细解释
短言的解释
(1). 汉 代注家譬况字音短促的用语。《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伐者为主” 汉 何休 注:“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 齐 人语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伐》:“长言,若今读平声;短言,若今读入声。”
(2).犹琐言,琐语。 汉 徐干 《中论·务本》:“口给乎辩慧切对之辞,心通乎短言小説之文。”
词语分解
- 短的解释 短 ǎ 长度小,与“长(俷 )”相对:短期。短暂。短促。短途。短命。短讯。短浅。短兵相接。短小精悍。 缺少,欠:短少。短缺。 缺点:短处。护短。取长补短。 欠缺长 笔画数:; 部首:矢; 笔顺编号:
- 言的解释 言 á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语助词,无义:
网络扩展解释
“短言”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音韵学术语(汉代注家用语)
- 定义:汉代学者在注释经典时,用来描述某些字音发音短促的现象。例如,《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中,何休注“伐”字时提到“读伐短言之”,指当时齐地方言将“伐”读为短促音。清代钱大昕进一步解释,“短言”类似现代汉语中的入声发音。
- 现代对应:学者推测,“短言”可能对应古汉语中的入声调,发音时声调急促且无延续。
2.文学或日常语境中的含义
- 定义:指琐碎、简短的言论或文字,如汉代徐干在《中论·务本》中提到“短言小説之文”,即指琐语或简短的叙述。
补充说明
- 音韵学对比:与“长言”相对,后者指发音平缓、声调延续(类似平声),前者则强调短促。
- 现代使用:如今“短言”一词较少见,多用于研究古籍或讨论古汉语音韵时。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公羊传》何休注或《中论》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短言(duǎn yán)的意思是指言辞简短、措辞简洁的话语。下面从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给您做简要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短言的"短"字,是由石部(石)、已部(比)和矧部(宀)组成。根据现行的《汉字笔画表》标准,它的笔画数是5画。
来源和繁体:短言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可追溯至《诗经》中的《劳车》一诗。在繁体字中,短言与简体字一致,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书写中,短言的写法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形状和结构与现代汉字相似。
例句:他总是以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组词:短语、短语言、短诗、短文等。
近义词:简言、简短、简洁、言简意赅。这些词可以用来描述说话方式简短明了的情况。
反义词:长篇、冗长、啰嗦。这些词可以用来描述说话方式冗长或啰嗦的情况。
以上就是关于短言这个词的基本介绍。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