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绵里裹针的意思、绵里裹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绵里裹针的解释

又称“绵里藏针”、“绵里裹铁”。比喻字体笔画肉丰见骨,外柔内刚。宋苏东坡尝自谓:“余书如绵里裹铁。”明谢缙称:“东坡丰腴悦泽,绵里藏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绵里裹针”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础含义

  1. 书法术语
    指字体笔画看似柔软丰腴,实则内含刚劲骨力,体现“外柔内刚”的艺术特点。例如宋代苏轼曾自评书法“如绵里裹铁”,明代谢缙也以“绵里藏针”形容其风格。

  2. 文学创作
    引申为诗文作品表面平缓温和,内在却蕴含锐气或深刻寓意,强调柔中带刚的表达方式。

二、引申含义

部分资料提到该词可比喻人外表温良恭顺,内心却暗藏锋芒或刻毒,但此用法更接近近义成语“绵里藏针”(如元杂剧《曲江柳》中的“绵里针剔髓挑筋”)。两者需注意区分:“绵里裹针”侧重艺术表现,而“绵里藏针”更常用于形容性格。

三、相关成语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用于艺术领域,优先书法或文学解释;若描述人物,可能为“绵里藏针”的误用或引申。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绵里裹针》的意思

《绵里裹针》是一个成语,意指在细微的事情上费尽心思。形容做事过于细腻、琐碎。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绵里裹针》的拆分部首为,总共由12个笔画构成。

来源

《绵里裹针》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是中国战国时期撰写的一部历史典籍,其中记载了关于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略、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内容。

繁体

《绵里裹针》的繁体字为「綿裏裹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绵里裹针」的字写作「綿裏裹針」。

例句

他对待每个细节都像是在绵里裹针,所以做事效率很低。

组词

绵绸、裹脚布、针线、里程等。

近义词

事无巨细、一丝不苟、细究入微。

反义词

大而化之、粗心大意、马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