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辞曹的意思、辞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辞曹的解释

(1).官名。 东汉 始置,主管辞讼。《后汉书·百官志一》:“辞曹主辞讼事。”《后汉书·陈宠传》:“ 昱 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 李贤 注引《续汉志》:“三公掾属二十四人,有辞曹,主讼事也。”

(2).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镇 襄阳 ,甚得民心。既卒,州人避其讳,改呼户曹为辞曹。户与祜谐音。《晋书·羊祜传》:“ 荆州 人为 祜 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参见“ 户曹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辞曹是古代官职名称,专指负责文书辞令的机构或官员,常见于汉魏时期。其核心职能包括撰写公文、处理奏章及管理文书档案,属于行政体系中的重要文职部门。根据《中国历史官制大辞典》记载,东汉时期尚书台下设六曹,其中“辞曹”主管诉讼文书,与“法曹”“尉曹”等并列,体现其司法文书职能。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辞”本义为讼词或文辞,“曹”指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组合后特指以文书处理为核心的行政部门。《汉语大词典》指出,该词在《后汉书·百官志》中有明确记载:“辞曹主辞讼事”,佐证其职能与司法文书密切相关。

现代研究中,学者王力在《古代汉语常识》中强调,辞曹的设置反映了古代行政体系对文书管理的专业化需求,其运作模式对后世三省六部制中的文书机构产生深远影响。现存汉代简牍如《居延汉简》中可见辞曹处理的公文原件,为研究汉代行政制度提供实物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辞曹”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官职名称 东汉时期设置的官职,主管诉讼事务,隶属于三公府。据《后汉书》记载,辞曹职能包括:

二、避讳形成的特殊称谓 晋代羊祜都督荆州时,因深得民心,民众为避其名讳(「祜」与「户」同音),将原本的「户曹」改称「辞曹」。这种避讳现象属于古代特有的语言文化现象,主要流行于荆州地区。

需注意:两种解释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前者是正式官职体系中的部门,后者是地方性避讳称谓。相关记载可见于《后汉书》《续汉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面儿郎襃饰倡议传道受业篡取翠琼粗粝错宝黨國耽嗜登坑订正冬服断例法律制裁放诞不拘跗萼联芳浮棚港口根拨耕岩寒山寺哄伙环玭惚慌灰烂江狶介入解愠精明能干雷达兵诔状两地帘钩炼思露苗民族区域自治闹耳朵佩笔镪宝凄梗骑鲸客钦若然信散笔山阪山獭水丞素骥所有天冠地屦题舆统购统销頽累忘掉尉候微情闲口説闲话綫麻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