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门籍的意思、门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门籍的解释

(1).古代悬挂在宫殿门前的记名牌。长二尺,竹制,各书官员姓名、年龄、身份等。后改竹籍为簿册。册籍上有名方可出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除 竇婴 门籍,不得入朝请。”《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门籍,出入宫殿门之籍也。” 唐 颜真卿 《论百官论事疏》:“其有无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对,不许关碍,所以防壅蔽也。” 明 陈良谟 《见闻纪训》:“凡京官俱书名簿上,置 长安门 ,谓之门籍。有病註‘病’字在名下,不朝参,谓之註门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通籍》:“ 汉 制:司马一人守宫门,记公卿之年貌,号曰门籍,以通其出入。”

(2).指门第与身份。《旧唐书·李林甫传》:“ 玄宗 曰:‘卿以 仙客 无门籍耶?卿有何门阀?’”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揆 ( 李揆 )负才与门籍,不宜为此,颇忿而去。”

(3).弟子对老师的隶属关系。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梨洲先生 讲学 甬 上,遂相约渡 江 问道,齿隶门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门籍”是古代中国与身份、权限相关的制度术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含义:

一、出入宫殿的凭证

最初为悬挂于宫门前的竹制名牌(长二尺),记录官员姓名、年龄、职位等信息,后改为簿册形式。只有册籍上有名者才被允许出入宫殿,例如汉代《史记》记载窦婴被除门籍后“不得入朝”。其功能类似现代通行证,是身份与权限的直接证明。


二、门第与身份象征

唐代文献中,“门籍”引申为家族地位标志。如《旧唐书》记载唐玄宗质问李林甫:“卿以仙客无门籍耶?”,此处指官员是否具备显赫家世背景。宋代王谠《唐语林》也提到李揆因自恃“门籍”拒绝低职,体现门第观念对仕途的影响。


三、师生隶属关系

清代学者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记载,黄宗羲讲学时,学生需“齿隶门籍”,表明古代师生间存在正式的登记制度,类似现代学籍管理,体现师承关系的正式性。


制度演变

以上内容综合了权威词典与历史文献记载,反映了“门籍”在不同时期的多元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门籍》的意思

《门籍》一词指的是古代中国通过家族的世系记录人的身份和背景的一种制度,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族谱或家谱。

拆分部首和笔画

《门籍》的拆分部首为“门”和“⼩”,共计8个笔画。

来源

《门籍》一词由“门”和“籍”两个字组成。其中,“门”字指的是家族或宗族,代表一个家族的门第或背景;“籍”字则表示记录或登记的意义。结合起来,它指的是家族的世系记录。

繁体

《门籍》的繁体字是「門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门籍》的古代汉字写法为「門幵」。其中,“幵”是伪部首,表示开启的意思。

例句

他的《门籍》记录了他家族的历史和族谱。

组词

门第、门户、籍贯、家谱、族谱

近义词

族谱、家谱、宗谱、宗族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