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婪索。《清史稿·陈璸传》:“上曰:‘督抚有以公费请充餉者,朕皆未之允。盖恐准令充餉,即同正项钱粮,不肖者又於此外婪取,重为民累。’”
“婪取”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拼音:lán qǔ
释义:指贪婪地索取或追求,形容对财富、权力等无节制地占有,带有贬义色彩。
核心含义
由“婪”(贪爱财物)和“取”(索取)组成,强调以贪得无厌的态度获取利益。例如《清史稿》中提到官员利用职权“婪取”民财,加重百姓负担。
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贪腐行为或过度追求私利的人,如“婪取无度”“婪取民膏”等表达。
最早见于清代文献《清史稿·陈璸传》,康熙帝曾指出若允许官员以公费充饷,可能导致“不肖者又於此外婪取”,反映当时对贪腐现象的警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辞海》或《清史稿》原文。
婪取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含义为“贪婪地去争取、追逐,希望获取更多的东西”。
该字的部首是女字旁(女)和骨字旁(⺼),总笔画数为13。
婪取一词来源于《庄子·逍遥游》:“鼷鼠食铁,力尽口满;蛇缠梁上,索绝身断。丝雀负米,衔来营巢;蝼蚁负盐,岂曰不重?黄帝重之,轻三尺之白;秦皇重之,害形禁之象。”意指欲望无止境,人们追求财富、权力等物质利益的欲望即是如此。
在繁体字中,婪取的写法为“儖取”。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婪取通常是用男字旁(男)替代女字旁(女),即“嫚取”。
以下是一些关于婪取的例句:
婪取的组词有:婪心、婪财、婪利、婪婪等。
婪取的近义词有:贪婪、贪心、贪求、贪欲。
婪取的反义词有:克制、节制、放弃、知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