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孟贲 。 战国 秦武王 时的大力士。后常用指勇力过人者。参见“ 孟賁 ”。《史记·秦本纪》:“ 武王 有力好戏,力士 任鄙 、 乌获 、 孟説 皆至大官。王与 孟説 举鼎,絶臏。八月, 武王 死。族 孟説 。”
指兄弟姐妹中排行最长者。古代以“孟、仲、叔、季”表示长幼次序,“孟”居首,特指长子或长女。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7卷,第102页。
表时序或季节的开端。如“孟春”指春季首月(农历正月),“孟冬”指冬季首月(十月)。
来源:《说文解字注》(许慎著,中华书局,2013年),“孟,长也。从子皿声”,引申为起始。
作为姓氏,源于姬姓。周代鲁国公子庆父之后,以排行“孟”为氏;亦出自春秋卫国“孟絷”一脉。
来源:《姓氏考略》(陈明远、汪宗虎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89页。
“孟”本义为“首”(《尔雅·释诂》),后衍生出“长”“始”等义。其构形从“子”(幼儿)从“皿”(容器),象征抚育长子之意,体现古代宗法制度对嫡长的重视。
综合来源:《古文字谱系疏证》(黄德宽主编,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卷,第2156条。
“孟说”是一个历史人物相关的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但主要指向战国时期的力士。以下是详细解释:
“孟说”指战国时期秦武王身边的大力士,又名“孟贲”。他以勇力著称,因举鼎事件闻名,后因武王意外身亡而被灭族。
身份与事迹
孟说与任鄙、乌获同为秦武王宠信的力士,因擅长举重被授予官职。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鼎时,武王因鼎脱手导致重伤身亡,孟说因此被诛灭全族。
别名与混淆
部分文献将“孟说”与“孟贲”视为同一人,但存在争议。例如,《史记》明确记载其名为“孟说”,而“孟贲”可能是另一力士或别称。
“孟说”主要指战国时期因举鼎事件闻名的力士,其故事体现了古代对勇力的推崇及伴君风险。需注意与《孟子》相关内容的区分,避免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史记·秦本纪》或权威历史文献。
板榜褊浅朝纲代袭的溜骨碌钓桥贰郡方位角覆盎门腹诽心谤更变黑盏鹤焰鸿醲坏植散羣讳恶不悛敬执九雒沮漆睽辞括集枯杨来得及賫志而殁郎罢滥用老拳靓耀利矢乱臣逆子马舡芒刃蚂蚁搬泰山没面目腼汗纳罕缥渺遣辞轻迅驱逐出境神髓世范十五时守府书案崧高夙成坍缩星童隷通意头功妥灵讬诸空言违负物道相禄仙人鞭线装书效获虓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