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十五时的意思、十五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十五时的解释

《淮南子·天文》分一日一夜为十五时,名称是: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食、隅中、正中、小还、餔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车、黄昏、定昏。参见“ 十二时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十五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源自《淮南子·天文》。它将一日一夜分为15个时段,每个时段有特定名称,具体如下:

  1. 晨明
  2. 朏明
  3. 旦明
  4. 蚤(早)食
  5. 宴食
  6. 隅中
  7. 正中
  8. 小还
  9. 餔时
  10. 大还
  11. 高舂
  12. 下舂
  13. 县(悬)车
  14. 黄昏
  15. 定昏

补充说明: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时段定义或与“十二时”的对比,可参考《淮南子·天文》原文或相关历史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十五时》这个词在汉语中是指当前的时间是15点左右,即下午3点。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十五时》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十”和“时”,拆分后的笔画数分别是2画和10画。

来源:

《十五时》一词来源于汉语口语中对于下午3点的常用表达。

繁体:

《十五时》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十五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对于表示下午3点的时间,可能使用的是「昏時三刻」这样的表达。

例句:

1. 今天下午我要去图书馆,约定在《十五时》见面。

2. 平时上班时间是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然而每天的《十五时》到了,大家都开始期待下班。

组词:

组词方面,《十五时》可以和其他时间词组合使用,例如《十五时半》、《十五时四十五分》等。

近义词:

与《十五时》意思相近的词有下午三点、下午三时等。

反义词:

与《十五时》相反的词是上午三点、上午三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