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十五时的意思、十五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十五时的解释

《淮南子·天文》分一日一夜为十五时,名称是: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食、隅中、正中、小还、餔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车、黄昏、定昏。参见“ 十二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十五时"是一个具有多重语义指向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需从不同维度进行解析:

一、时间计量角度 在传统时辰体系中,一日分为十二时辰,因此"十五时"不符合常规时间划分方式。但在特殊计时场景中,可能指代未时(13-15点)的延展时段,或用于表示累计时间量,例如"连续十五时辰"的工作时长。

二、历法文化角度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古代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约十五日,形成"十五日为一候"的农时单位。这种划分方式使"十五时"在农耕文明中具有指导农事的意义。

三、文学意象角度 在古典诗词中常以"十五"象征圆满,如"三五之夜"(农历十五),与"时"结合可构成特定意境。例如李商隐《无题》中"十五泣春风"的表述,即通过时间数字强化情感表达。

四、现代应用场景 当代语境下常见于:1)交通时刻表标注的15点整班次;2)影视作品中的时间线索标记;3)体育赛事计时节点,如足球比赛补时阶段记录。

权威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十五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源自《淮南子·天文》。它将一日一夜分为15个时段,每个时段有特定名称,具体如下:

  1. 晨明
  2. 朏明
  3. 旦明
  4. 蚤(早)食
  5. 宴食
  6. 隅中
  7. 正中
  8. 小还
  9. 餔时
  10. 大还
  11. 高舂
  12. 下舂
  13. 县(悬)车
  14. 黄昏
  15. 定昏

补充说明: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时段定义或与“十二时”的对比,可参考《淮南子·天文》原文或相关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挨家比户艾人抱惭迸坼敝撤参佐厂礼拜常识鉏商答剌苏大月地块梵众天坟籍分宵分磔浮芥关应国经骇耳韩才鲎珠户扉火色教名洁素金带围今且计资俊灵口蜜腹剑老瓦嶙囷鹿角叉落英缤纷明锐捻儿女戎培护平蹉潜深侨士栖毫清队仁悌三象僧供山峡勝負蛇头鼠眼诗谶时享受讯守政霜镜黍荐相和鲜紧先行词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