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订线露在封面外的书籍,常跟“洋装书”对举,代表我国古书。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线装书真是买不起了。 乾隆 时候的刻本的价钱,几乎等于那时的 宋 本。”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四:“木版线装书和硬面的洋装书间隔的插着。”
线装书是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形式,以线类装订为特点,代表古代书籍装订技术的成熟形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概念
线装书是用线将书页与封面装订成册的书籍类型,装订线直接外露于封面,区别于现代“洋装书”的装订方式。
装订工艺
起源与演变
线装技术出现于明代中叶,是卷轴装、经折装等册页形式演进的最终形态,取代了早期的竹简、帛书和卷轴。
文化意义
线装书代表中国古代印刷与装帧技术的巅峰,被视为古籍的典型形制,鲁迅、王西彦等文学作品中常以之象征传统文化。
当代线装书多用于古籍复刻、艺术收藏或文化体验活动,部分手工书爱好者仍沿用此法装订,强调传统工艺的传承。
如需进一步了解装订步骤或历史细节,可参考、2、8、9的原始内容。
线装书是指在书脊上用线装订而成的书籍,脊线是用于穿过书页和封面以固定书页的细线。相对于平装书和精装书的装订方式,线装书更为精细且耐用。
线装书的拆分部首为“纟”(糸),是“细线”的意思,有关线的意义。它的总笔画数为6画。
线装书最早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出版物的一种常见形式。在纸张发明后,人们开始将纸张用线装订成书,以便保存和传播知识。
线装书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線裝書」。
在古代,线装书的字形并未有太大变化。可以参考《说文解字》中的写法:
線: (糸)絲於上方卑巴纒結也。从糸,系聲。左下次-{千}-
裝:东西之上物,刺也。从衣,{睡又}宋聲。左上巛,右下壯。
書:书是抄写、记录的意思。从奏,书省声。左右
我喜欢阅读线装书,因为它们给人一种高质感和古典氛围。
线装册、线装订、线装版、线装工艺、线装装帧
纸质书、古籍、经典著作
*********、电子阅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