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作为起始方向线,沿顺时针方向到该点至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从真子午线起算的称为“真方位角”,用于精密测量;从磁子午线起算的称为“磁方位角”,用于航空、航海;从坐标网纵线起算的称为“坐标方位角”,用于军事(炮兵)。
方位角是测量学和天文学中的核心概念,指在水平面内以正北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至目标方向所形成的夹角。该角度用于描述物体或方向在二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测量范围通常为0°至360°,以正北为0°起点,正东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方位角属于“方位词”的延伸概念,强调通过角度量化空间方向关系。在天文学中,方位角常与高度角组合构成地平坐标系,用于定位天体的具体方位;在测绘工程领域,它与距离共同构成极坐标系,用于地形图绘制和工程测量。
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 $$ varphi = arctanleft(frac{y}{x}right) $$ 其中$x$、$y$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目标点的坐标,通过象限修正计算最终方位值。该公式被收录于《测绘学基础》等专业教材,体现了方位角从几何原理到实际应用的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
方位角(Azimuth)是描述方向或位置的水平角度,通常以正北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到目标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已知两点坐标$(x_1,y_1)$和$(x_2,y_2)$,方位角$theta$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theta = arctanleft(frac{Delta y}{Delta x}right) $$ 其中$Delta x = x_2 - x_1$,$Delta y = y_2 - y_1$。需根据象限调整角度(如第二象限+180°,第三、四象限+360°)。
方位角是空间定位的基础参数,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导航、测绘等领域的实际操作效果。
贝函飙举电至残编裂简藏怒宿怨颤音超进逞工炫巧赤躶吃顺不吃强大驵地学夏令营凡才浅识发散蜂场贡人騧骝顾惯鞼盾函匦颒面灰炭惑营焦尽角量胶瑟久已后记臆勘误客窗刻鹄类鹜媿荷枯木再生昆山之玉溜刷马羊劫糜灭前埭前排骑鹤上维扬入孝出悌烧破眼声势烜赫神和子事况师老兵疲时暑双职工私窝子讼事天方国天崄觍颜望夜玮异握拳武巾无聊诬污夏台心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