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球的意思、马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球的解释

(1).球类运动项目之一。与我国古代的击鞠相似。比赛分二队,每队四人,前锋后卫各二。球场长方形,运动员骑马,用藤柄带木拐的曲棒把球击入对方球门为胜。

(2).指马球运动所用的球。藤根制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球是汉语中的专有名词,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体育运动项目

指一种骑在马上用长柄球槌击球入门的团队竞技运动。该运动需在长方形草地球场进行,运动员分两队骑马持木质球槌,以将球击入对方球门为得分目标。其规则融合马术技巧与团队战术,属于历史悠久的贵族运动 。

二、马术用具

指马术运动中使用的实心球体,通常由木材或塑料制成,直径约8.3厘米,重量100-130克,表面涂有醒目颜色以增强可视性 。


词源与语义演变

构词解析:

历史发展: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描述类似现代马球的“击鞠”运动(《汉语大词典》)。现代定义于20世纪随国际马球运动规范化而确立,保留“人马协同”的核心特征 。


权威来源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年:定义马球为“骑马用长柄槌击球入门的球类运动”。

  2.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详述马球运动规则、装备标准及历史渊源。

  3.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收录古称“击鞠”及词义演变脉络。

(注:因专业词典无公开在线版,来源标注纸质出版物信息以符合权威性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马球”一词包含以下多层含义及背景信息:

一、基本定义

马球是一项传统马术运动,参与者骑马持球杆,将球击入对方球门得分。比赛分两队,每队4人(前锋、后卫各2人),场地为长方形,使用藤根制成的球和带木拐的曲棒。每场4局,每局8分钟,得分多者胜。

二、历史渊源

  1. 中国起源:中国古代称“击鞠”,汉代已有记载(如曹植诗句“连骑击鞠壤”),盛行于唐宋,清代逐渐衰落。
  2. 国际传播:学界普遍认为起源于公元前600年的波斯,后传入吐蕃、印度等地。现代职业马球流行于阿根廷、英国、美国等国。

三、文化延伸

四、相关细节

若需了解具体比赛规则或现代发展,可查阅权威体育资料库或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变置嘲噱臭么春花大城待尽颠夺定额税短平快恩情放射线封壤福州诡差龟将花息花朝诙谈渐耳艰疚蛟客髯惊急列金明絶类决泄匡牀亏盈连天里椁陵夺莽荡挠闷农桑派势叛戾偏听偏言嫖宿蒲质青纶青杨气势契托綦毋曲录床遶梁日月丽天羶行讪讪韶光食羹饰行儥慝随伴睃望兔缺乌沉无人问津相恋衔协小襟霄壤饩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