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莽荡的意思、莽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莽荡的解释

(1).辽阔无际。 汉 班固 《北征赋》:“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子胥 行至莽荡山间,按剑悲歌而叹。” 清 谭嗣同 《崆峒》诗:“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新华月报》1979年第7期:“这条莽荡的 黄河 ,一下分散作无数条细流,如万千缨络闪烁飘拂。”

(2).迂阔;迂远不切实际。 宋 叶适 《赠岩电隐士》诗:“近时术人多莽荡,要把虚名随妄想。” 明 袁宏道 《答陶周望书》:“ 小修 旧见弟如此商榷,亦以弟为莽荡,今不復然矣。”

(3).激荡;震撼。 漱岩 《杨哲高烈士悼歌》:“风云莽荡 武昌 城,大陆龙蛰雷一声。”


莽荡。 柳亚子 《次韵分寄康弼大觉》:“莽盪乾坤迴涕泪,槎枒肺腑走风雷。”参见“ 莽荡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莽荡”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和文学背景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辽阔无际
    形容自然景象或地域的广阔荒芜。例如:

    • 汉代班固《北征赋》中“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描述荒原的苍茫景象。
    • 现代用法中,如“莽荡的黄河”,强调河流的浩荡气势。
  2. 迂阔不切实际
    指思想或行为脱离实际、缺乏务实性。例如:

    • 宋代叶适诗作批评“近时术人多莽荡,要把虚名随妄想”,暗讽空谈不实的风气。
    • 清代《汉语大词典》亦将其解释为“迂远不切实际”。
  3. 激荡或震撼
    多用于形容情感、气势的强烈波动。例如:

    • 近代诗句“风云莽荡武昌城”,表现革命浪潮的激荡。
    • 柳亚子诗中“莽盪乾坤迴涕泪”,借以抒发悲壮情怀。

二、现代延伸含义

三、使用场景与辨析

参考资料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班固《北征赋》及相关诗词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莽荡》的意思

《莽荡》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人的举止态度放荡不羁,轻率冲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莽荡》由两个部首组成:⺲("艹"草字头)和艹("艹"草字头)。

《莽"莽"》的笔画数为9画,"荡"的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莽荡"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淮南子·要略训》。后来,莽荡也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态度。

繁体

《莽荡》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莽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莽"字的写法为「莔」,"荡"字的写法为「盪」。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莽荡不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她的决定显得太莽荡了,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3. 只有经历了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那莽荡的态度多么错误。

组词

莽撞、莽汉、莽莽、毫无莽荡之心

近义词

放荡、放肆、放纵、轻佻

反义词

谨慎、审慎、慎重、沉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