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貌象 ”。
“貌像”在汉语中属于非常用词汇,经查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未收录该词条。推测可能是“相貌”的误写或古汉语中的特殊用法。根据《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出版对“貌”与“像”的分别释义:
“貌”指人的外部轮廓特征,如《说文解字》注“皃,颂仪也”,特指面部形态;“像”则强调通过观察形成的整体印象,如《易·系辞》载“象也者,像此者也”,包含神态与气质的综合判断。二者组合时,可理解为对人物外形与内在气质的双重描述,例如古文献中“审其貌像,观其风骨”的表述《中国古代相术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
现代汉语推荐使用“相貌”作为规范词形,该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被定义为“人的面部特征和神情气度的总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建议在正式语境中优先使用“相貌”以确保表达准确性。
“貌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貌像”指形象、相貌,多用于描述人或物的外在特征。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常与“貌象”通用,两者为异体写法。例如:
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文或特定文学场景。若需查询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参考《汉典》《四朝闻见录》等来源。
俺们案责变易不对头不翼而飞采兰长驾远驭厂长齿数贷贳带胁东林十八贤嘟嘟恶笄鲂鮄風塵风风雨雨氛浊铬钢拱别裹尸和朗鸿露隳慢获乂建本贱宗解寒解化积功极是就中鞫为茂草嗹喽令准历史潮流礼学緑肥红瘦率民门侄密茫茫难过内奄旁朝朴讷诚笃倩秀榷货务乳梨山崩海啸善端山炭生烟尸陁林缩迹天耳屠维吐绚万年无疆沃野崄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