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裹尸的意思、裹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裹尸的解释

(1).包裹尸体。《太平广记》卷一○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宋参军》:“以毡裹尸,投於堂西北角溷厕中,不胜秽积。”

(2).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梁 何逊 《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清 沉涛 《柳河川吊常开平》诗:“裹尸便当角巾归,为尔临流一慟哭。”参见“ 裹尸马革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裹尸”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解释,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

指用布、革等材料包裹尸体的安葬方式。这是中国古代葬礼中的一种仪式,常见于文献记载。例如《太平广记》中描述“以毡裹尸,投於堂西北角溷厕中”。


二、引申含义(源自历史典故)

指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此句强调军人当以战死疆场、用马皮包裹遗体为荣,后成为形容英勇牺牲的典故。
例如南朝梁诗人何逊在《见征人分别》中写道:“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即用此引申义。


三、现代比喻用法

当代语境中,该词可比喻事物被束缚或限制。例如:“这个项目被各种规定裹尸,无法自由发展”,此处借“裹尸”暗指受困状态。


总结对比

含义类型 具体解释 典型例句/出处
字面义 包裹尸体安葬 “以毡裹尸”(《太平广记》)
引申义 战死沙场的壮烈 “马革裹尸”(《后汉书》)
比喻义 受限制、束缚 “被规定裹尸”(现代用法)

注意:使用时需结合语境,避免混淆字面与引申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裹尸

裹尸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衣裹”和“尸体”两个部分组成。衣裹指用衣物包裹,尸体指人死后的遗体。裹尸的意思即是用衣物包裹尸体。

拆分部首和笔画

裹字的部首是衣,总共有11个笔画。

来源

裹尸一词来源于古代祭祀风俗。在古代的葬礼中,人们用布或衣物将尸体包裹起来,以防止腐烂和保护尸体。

繁体

裹尸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裹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裹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写作「裦」,是由「衣」和「冓」组成,冓古代指幕帏。

例句

1. 他们按照传统习俗,用白布裹尸,安葬在家族墓地。

2. 那个地方充满了神秘的气氛,有人说那里裹尸的鬼魂会出现。

组词

裹脚布、裹足不前、裹挟

近义词

缠尸、包裹尸体

反义词

解尸、开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