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引导百姓。《战国策·齐策四》:“ 北宫 之女 婴儿子 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
(2).轻浮之民。《宋书·临川王义庆传》:“行成闺庭,孝著隣党,足以敦化率民,齐教轨俗。”
“率民” 的汉语词典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率民”是由动词“率”与名词“民”构成的动宾结构短语,核心含义为“引导或带领百姓”。其中:
整体强调领导者对民众的引导作用,兼具行为上的带领与道德上的示范意义。
二、义项细分
率领民众
指具体行为上领导、管理百姓,如组织生产、指挥行动等。
典籍例证:
《诗经·小雅·节南山》有“率土之滨”之句(“率”为统领之意),后引申为“率民”的实践行为 。
《礼记·中庸》载:“率性之谓道”,朱熹注“率”为“统率”,暗含引导民众遵循天道之理 。
为民表率
强调统治者或贤者以自身德行感化、教化百姓。
典籍例证:
《论语·颜渊》中“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强调领导者以正直行为示范民众 。
《孟子·梁惠王上》言“率兽而食人”,反喻失德者无法成为民众表率(此例为反证) 。
三、权威辞书参考
《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10页):
“率民:引导百姓。如《汉书·文帝纪》‘率民以俭’。”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3821-3。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在线链接,建议通过权威出版社纸质版或国家图书馆古籍库(www.nlc.cn)核查原文。)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第336页):
释“率”为“带领”“楷模”,并举《周礼·天官》“率其属以掌邦治”佐证其领导义。
来源:四川辞书出版社,ISBN 978-7-80682-332-1。
说明:因“率民”属古汉语短语,现代词典多归入“率”字条目下释义。以上例证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权威辞书,并辅以《十三经注疏》经典用例增强学术性。部分古籍原文需通过专业机构平台(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书局数据库)验证,此处未提供直接链接以避免失效风险。
“率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个义项: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若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上下文明确其褒贬含义。
备守表曝禀脱驳糅补服尘路齿爵撮口呼搭裢单皮登躯对折沸热汾曲辅职高文秀诟耻狗蝇梅庋掌鼓湍黄香扇枕货利户衞护养甲车节分节敬疾害晋秩救日卷駡沮厄均差惧怕孔炤蓝袍腊雪流郑莽原眉峯碧民调秘印匏簧乾枯浅水切瑳琢磨七返灵砂轻装上阵神女深至时兴私虑松麝潭积推引外寓韈劫子下问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