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水貌。亦指辽阔无际的水域。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有如业骑之人,操楫而涉汒洋,纵出全力,亦当不达彼岸也。”
“汒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可参考鲁迅作品或权威汉语词典。
《汒洋》是一个古代汉字,用于形容水流奔涌的样子。
《汒洋》拆分部首为“氵”,即水部;拆分的笔画为7画。
《汒洋》是一个古代汉字,多见于文言文。它的繁体字为「洶洋」。
在古代写法中,「汒」字所指的是水流湍急、波浪翻腾的样子。它的构字规律是,底部为三个水部的氵字旁边,上面为上下两个从水字的汇流图形。
1. 夏日溪涧之中,汒洋的流水声仿佛在倾诉着大自然的力量。
2. 船只在汹涌的江水中穿行,像是在一片汒洋之中冒险。
1. 汒流:形容水流湍急。
2. 洶湧:形容水声汹涌澎湃。
3. 泱泱:形容大水奔涌、洋溢。
1. 波涛:指海洋中波浪的汹涌翻腾。
2. 奔腾:形容水流奔流向前的样子。
1. 平静:形容水面没有波澜。
2. 沉寂:形容水流没有声音,静止无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