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尹的意思、贰尹的详细解释
贰尹的解释
指 唐 代州府副职少尹。少尹,从四品下,掌贰府州之事,故称。后亦作为县令副职县丞的别称。 唐 穆员 《京兆少尹李公墓志》:“公以贰尹去职,礼优饰终,有以见才拔乎萃,恩超于时。” 唐 李商隐 《祭吕商州文》:“ 渚宫 贰尹,相府中郎,将伸蠖屈,欲復鸳行。” 清 方濬颐 《转徙馀生记》:“饮罢,同至 城隍山 ,遇同里 吴康甫 贰尹,所言亦同。”
词语分解
- 贰的解释 贰 (貳) è “二”的大写。 变节,背叛:贰臣。贰心。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 尹的解释 尹 ǐ 治理:以尹天下。 官名:令尹。府尹。京兆尹。 姓。 笔画数:; 部首:尸;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贰尹”是一个历史官职相关的词语,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演变,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贰尹”由“贰”(替代、副职)和“尹”(官职)组成,字面意为“副职官员”。最初指唐代州府的副职少尹,属从四品下,辅助主官处理政务(如《京兆少尹李公墓志》记载)。后来也代指县令的副职县丞。
二、历史背景与职能
- 唐代州府少尹
唐代在州府设“少尹”一职,为刺史(州长官)的副手,负责协助管理地方事务,地位仅次于主官。
- 后世演变
宋元以后,“贰尹”逐渐成为县丞(县令副职)的别称,职能包括协助县令处理户籍、赋税等事务。
三、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二尹”区分:
- 贰尹:特指唐代少尹及后世县丞(副职)。
- 二尹:明清时期对县丞或府同知(知府副职)的俗称。两者虽发音相同,但朝代和具体职位不同。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例如唐代李商隐的《祭吕商州文》提及“贰尹”职能,明代小说《警世通言》则用“二尹”指代县丞。
若需进一步了解官职演变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贰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贰尹(èr wèn)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副县长”。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贰(èr)是数字“二”的另一种写法,表示“第二”的意思;尹(wèn)是表示县长的职位名称。因此,贰尹指的是副县长,即担任县级行政区域的副职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贰尹的拆分部首是贝,并且它的笔画数为11画。
来源及繁体字
贰尹的来源是由于数字“二”在古代的代写符号演化而来。在繁体字中,贰尹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贰尹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有些差异。但是,贰尹作为一个现代词语,具体古时候的写法资料较为有限。
例句
1. 他曾在贰尹任职多年,对地方政务十分熟悉。
2. 担任贰尹是他政治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组词:贰尹请假、贰尹调研、贰尹级别等。
近义词:副县长、县副职、县职。
反义词:县长、正县长。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