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下僚的意思、下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下僚的解释

(1) [lower officers]

(2) 下属;属官

(3) 职位低微的官吏

详细解释

(1).职位低微的官吏。《后汉书·班固传》:“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 杞梁 一介之死。”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宋 苏轼 《答曾学士启》:“府判学士,天资粹美,儒术讲明,向屈处於下僚。”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万历 辛丑夏,﹝ 汤盛 ﹞抡选入内。久滞下僚,顾才名显赫。”

(2).下属;属官。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 吕申公 名知人,故多得於下僚。”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以故下僚欲固其位,不得不赂上司。”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文士之短简长篇,无非空言假话,下僚之禀帖面陈,俱是谗諂讚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下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1. 职位低微的官吏
    指古代官场中品级较低、权力较小的官员,常与“高位”形成对比。例如左思《咏史》中“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即通过对比表达对阶层固化的批判。

  2. 下属或属官
    指在官僚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助手或低级官员,如清代文献提到“下僚欲固其位,不得不赂上司”,反映上下级关系中的依附性。

二、词源与结构

三、用法与语境

  1. 古代文献中的用例

    • 左思《咏史》:“英俊沉下僚”,突显怀才不遇的文人境遇。
    • 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批评“下僚之禀帖面陈,俱是谗谄赞誉”,揭示官场弊端。
  2. 现代语境
    当代使用较少,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讨论,如分析古代官僚制度时指代基层官吏。

四、相关概念辨析

总结来看,“下僚”一词兼具职位层级与从属关系的双重内涵,常见于批判性语境,反映古代社会阶层流动的局限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下僚是什么意思

下僚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下级官员或者工作人员。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上级领导或者主管的助手、副手或者助理。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下僚的拆分部首是人(亻)和口(亠)。它的笔画数为16画。

来源

下僚一词源自于古代文献中的典籍《左传》,这个词首次出现于该书的第五十一篇《昭公二十年》。在这篇文章中,下僚是指辅佐君主的官员。

繁体

下僚的繁体字为「下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下僚」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是公司总裁的下僚,负责协助他处理日常工作。

2. 这个部门的下僚们都非常敬业,是公司的************。

组词

1. 下级:下级官员或工作人员。

2. 僚机:指军事上的飞行员的副手或助手。

3. 僚友:指工作中互相协助、合作的伙伴或同事。

近义词

副手、助手、助理、下属

反义词

上级、主管、领导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