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戮贼的意思、戮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戮贼的解释

该杀的奸贼。《隋书·李德林传》:“ 魏 之君臣, 吴 人并以为戮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戮贼"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动词"戮"和名词"贼"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诛杀叛贼、乱臣或危害国家的罪人,带有强烈的正义性和官方惩处色彩。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古籍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戮 (lù):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杀也",即处死、杀死。
    • 引申义:强调公开处决以示惩戒,常指依法或奉令进行的诛杀,带有惩罚罪大恶极者的意味。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 孔颖达疏:"殛,诛也。诛亦戮也。"
  2. 贼 (zéi):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败也",指破坏、危害。
    • 核心含义:指犯上作乱、叛国害民的人。特指:
      • 叛国者:《周礼·夏官·大司马》:"贼贤害民则伐之。" 郑玄注:"贼,杀也。害民,谓民之蠹也。" 此处"贼"即指祸国殃民者。
      • 大奸大恶之人:《孟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指破坏仁义道德的元凶。
    • 在古代法律语境中,"贼"常指严重危害统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罪犯。

二、复合词“戮贼”释义

三、总结

"戮贼"是一个蕴含强烈政治与道德评判的古汉语词汇,特指代表正统或正义力量,对叛国者、乱臣贼子或严重危害国家与人民的罪魁祸首执行死刑或进行武力清除的行为。它体现了古代社会维护统治秩序、伸张正义的价值观,常见于历史叙述与政治文告中。


主要参考来源:

  1. 《说文解字》 (汉·许慎著):汉字本义权威解读。汉典网《说文解字》条目
  2. 《左传》及孔颖达疏:儒家经典,记载春秋史事及注释。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左传》
  3.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正史文献,提供历史语境中的政治军事行为记载。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三国志》
  4. 《汉语大词典》:大型权威汉语工具书,收录词汇释义及书证。汉语大词典 (需订阅或查阅图书馆资源)
  5. 王力《古代汉语》:权威古汉语教材,系统解析古汉语词汇语法。(中华书局出版)

网络扩展解释

“戮贼”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词义演变:

    • 最初指代对盗贼的武力镇压,如《隋书·李德林传》中“魏之君臣,吴人并以为戮贼”,用于形容该被诛杀的奸恶之徒(、)。
    • 现代用法更偏向道德或法律层面的谴责,可比喻清除社会中的败类或危害集体利益的人(、)。
  2. 语法功能:

    • 作名词时,指代“该杀的奸贼”(如“此等戮贼,罪不容诛”);
    • 作动词时,可表示“诛杀恶人”的行为(、)。

三、用法示例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注意事项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查阅《隋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碑阙绷巴吊拷躄疾侧阶陈紫词署藂茂代作得全调食鹅毛纺织娘风行电击辅熙公礼鳏寡孤惸海绵城市豪丝禾菽烘腾腾魂断活期存款蛟窟郊学悸心卷摺开靥科率口惠而实不至狂愚捞采陋弱谩扣内境庖娲鹏海前尘影事前儿茸密山阁上功韶举胜遇沈烟是人爽然司香太阶甜娘体节体惜通约托灵陀罗尼幢窝的五遁乌麦遐苍尠少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