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賊的意思、戮賊的詳細解釋
戮賊的解釋
該殺的奸賊。《隋書·李德林傳》:“ 魏 之君臣, 吳 人并以為戮賊。”
詞語分解
- 戮的解釋 戮 ù 殺:戮屍。殺戮。 〔戮力〕合力,并力,如“戮戮同心”。 羞辱,侮辱:戮人(罪人)。戮民(受刑罰的人)。戮辱。戮笑(恥笑)。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 賊的解釋 賊 (賊) é 偷東西的人,盜匪:賊人。盜賊。賊贓。賊窩。 對人民有危害的人: * 。民賊。工賊。賊寇。蟊賊。 害,傷害:戕賊。“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 邪的,不正派的:賊心不死。 狡猾:
專業解析
"戮賊"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動詞"戮"和名詞"賊"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誅殺叛賊、亂臣或危害國家的罪人,帶有強烈的正義性和官方懲處色彩。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 戮 (lù):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殺也",即處死、殺死。
- 引申義:強調公開處決以示懲戒,常指依法或奉令進行的誅殺,帶有懲罰罪大惡極者的意味。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隊其師,無克祚國,及而玄孫,無有老幼。" 孔穎達疏:"殛,誅也。誅亦戮也。"
- 賊 (zéi):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敗也",指破壞、危害。
- 核心含義:指犯上作亂、叛國害民的人。特指:
- 叛國者:《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 鄭玄注:"賊,殺也。害民,謂民之蠹也。" 此處"賊"即指禍國殃民者。
- 大奸大惡之人:《孟子·梁惠王下》:"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 指破壞仁義道德的元兇。
- 在古代法律語境中,"賊"常指嚴重危害統治秩序和社會安定的罪犯。
二、複合詞“戮賊”釋義
- 核心定義:誅殺亂臣賊子或國賊。指國家或正義力量對背叛君主、危害社稷、殘害百姓的罪大惡極者執行死刑或進行讨伐。
- 語境特征:
- 官方/正義性:通常代表國家權力、合法政府或正義一方對反叛者、暴徒的鎮壓行動。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二世即位後,"行誅大臣及諸公子……相連坐者不可勝數",雖未直接使用"戮賊"一詞,但所述行為即屬此類。
- 懲奸除惡:強調行為的正當性和必要性,是維護綱常倫理、社會秩序的手段。如《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載曹操令:"其舉義兵以來,将士絕無後者,求其親戚以後之……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吾将戮之,無令遺賊。" 此處的"遺賊"即指未被鏟除的禍害,"戮之"即包含"戮賊"之意。
- 曆史文獻用例:雖"戮賊"作為固定搭配的直接古籍用例相對較少,但其概念廣泛存在于史書、政論中,用以描述平定叛亂、鏟除奸佞的行為。如《明史》等史籍中記載平定内亂、誅殺叛将時,其行為實質即為"戮賊"。
三、總結
"戮賊"是一個蘊含強烈政治與道德評判的古漢語詞彙,特指代表正統或正義力量,對叛國者、亂臣賊子或嚴重危害國家與人民的罪魁禍首執行死刑或進行武力清除的行為。它體現了古代社會維護統治秩序、伸張正義的價值觀,常見于曆史叙述與政治文告中。
主要參考來源:
- 《說文解字》 (漢·許慎著):漢字本義權威解讀。漢典網《說文解字》條目
- 《左傳》及孔穎達疏:儒家經典,記載春秋史事及注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左傳》
- 《三國志》及裴松之注:正史文獻,提供曆史語境中的政治軍事行為記載。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三國志》
- 《漢語大詞典》:大型權威漢語工具書,收錄詞彙釋義及書證。漢語大詞典 (需訂閱或查閱圖書館資源)
- 王力《古代漢語》:權威古漢語教材,系統解析古漢語詞彙語法。(中華書局出版)
網絡擴展解釋
“戮賊”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字面意思為“殺死盜賊或奸賊”,強調通過鏟除惡人來維護社會公正與安甯()。
- 引申義:在現代語境中,其含義擴展為“鏟除一切危害社會的惡人或犯罪分子”,不限于盜賊,還包括其他形式的惡行()。
二、詳細解釋
-
詞義演變:
- 最初指代對盜賊的武力鎮壓,如《隋書·李德林傳》中“魏之君臣,吳人并以為戮賊”,用于形容該被誅殺的奸惡之徒(、)。
- 現代用法更偏向道德或法律層面的譴責,可比喻清除社會中的敗類或危害集體利益的人(、)。
-
語法功能:
- 作名詞時,指代“該殺的奸賊”(如“此等戮賊,罪不容誅”);
- 作動詞時,可表示“誅殺惡人”的行為(、)。
三、用法示例
- 古籍引用:
《隋書·李德林傳》中以“戮賊”形容敵國君臣,體現其貶義色彩(、)。
- 現代例句:
“掃黑除惡行動旨在戮賊安民,恢複社會秩序。”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誅惡、除奸、肅清(、)。
- 反義詞:庇護奸邪、縱容惡行(根據邏輯推斷)。
五、注意事項
- 語境適用:該詞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口語中較少使用。
- 權威性參考: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或古籍文獻進一步驗證(、)。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查閱《隋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千般白須奔遁癟煞癟煞并日冊府長主徹案誠惶誠懼癡肉團棰打觸媒第三對案二廣防賊賦納負傭嘎巴溜脆幹涉現象關醼國儲國議海站還軸害菑盍朋簪昏昏默默箭腳堅守不渝借水推船金鴻麗圭襂林林泯卻木栾鬧攘攘努眼攀今吊古埤堄譬諸钤奴輕齎銀清酌咠咠栖神之域契重人封榮鏡如在殺頭死肌酸凄渟蓄宛轉悠揚違抑無敢無置錐地獻春鮮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