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记录声音并重放的磁带。 刘心武 《钟鼓楼》第三章十一:“录音机是新的,录音带也是新的。”
録音带(现简体写作“录音带”)是汉语中表示一种磁性录音载体的标准术语,指利用磁性材料记录声音信号的带状存储介质。以下从词典释义、技术特征及历史应用三方面进行解释: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
录音带:表面涂有磁性物质的塑料带子,用来记录声音。可通过录音机录制或播放音频内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权威链接(商务印书馆官网)
基材为聚酯薄膜(如涤纶),表面涂覆氧化铁(Fe₂O₃)等磁性粉末,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声电信号转换。
常见卡式录音带(Compact Cassette)标准时长有60分钟(C-60)、90分钟(C-90)等,带宽3.81毫米,带速4.76厘米/秒。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
参考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20世纪中后期作为主流音频载体广泛用于:
例证:198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语讲座》配套磁带发行量超百万盒。
来源:国家博物馆《科技革新与生活变迁》特展文献
术语规范说明: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録”已简化为“录”,但“录音带”作为专业术语在学术文献中保持简体书写标准。
“録音带”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拼音与注音
拼音为lù yīn dài,注音为ㄌㄨˋ ㄧㄣ ㄉㄞˋ。
基本定义
指一种可以记录声音并通过设备(如录音机)重放的磁性存储介质,即通常所说的“磁带”。
用途与特点
主要用于音频的录制与播放,需配合录音机使用。其表面涂有磁性材料,通过电磁原理实现声音信号的存储和还原。
文学引用示例
作家刘心武在小说《钟鼓楼》中提到:“录音机是新的,录音带也是新的。”,体现了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用法,可参考词典工具。
挨贡本估笔飞冰棍兵资舶趠风不庄不住气岑蔚澄緑成熟承兴穿针打趸儿耳下腺发贱梵辅天纷营刚挂弓珧观瞧寒涩黄面老嘉币胶噤椒盐诘验九大究论酒肴积竹杖辽逈柳范龙羊论救鸟集鳞萃蹑迹潘郎鬓盘馔陪鬭偏门平志签兵钱钞硗确起价穷理居敬穷俗欺魄秋照启钥榷敛衫帽师姨素养塔座天姬跳井威虐无事生事